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虎膏

虎膏

药材名称虎膏

拼音Hǔ Gāo

别名虎油(《物理小识》),虎脂(《本草新编》)。

出处《别录》

来源为猫科动物脂肪油

化学成分体内储存脂肪,熔点43~44℃,碘价56.8,含固体脂肪酸44.59%,液体55.41%,不皂化物0.74%。脂肪酸中最多是油酸,次之是硬脂酸、棕榈酸,也含少量其它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另报道含肉豆蔻酸3.01%,棕榈酸26.75%,硬脂酸10.64%,十四碳烯酸5.58%,十六碳烯酸5.60%,十六碳二烯酸0.21%,十六碳三烯酸0.16%,十八碳烯酸(即油酸)37.93%,十八碳二烯酸(即亚油酸)6.19%,十八碳三烯酸(即亚麻酸)6.78%,及C18以上的不泡和脂肪酸(以廿碳烯酸计算)1.74%,又含不皂化物0.41%。

功能主治治反胃,头疮白秃,痔疮下血。

①《别录》:"疗狗啮疮。"

②孟诜:"纳下部。治五痔下血。"

③《纲目》:"服之治反胃,煎消涂小儿头疮白秃。"

④《物理小识》:"治大麻疯。"

用法用量内服:和酒炖温。外用:涂。

复方①治一切反胃:虎脂半斤(切),清油一斤。瓦瓶浸一月,密封勿令泄气。每以油一两,入无灰酒一盏温服,以瘥为度,油尽再添。(《寿域神方》)

②治疮秃:虎膏涂之。(《普济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狭叶鸦葱

    药材名称狭叶鸦葱别名草防风来源菊科狭叶鸦葱Scorzonera radiata Fis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内蒙古。性味甘、苦,温。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祛风除湿。主治风湿或感冒引起的发烧,筋骨

  • 岗梅叶

    《中药大辞典》:岗梅叶药材名称岗梅叶拼音Gǎnɡ Méi Yè出处《岭南草药志》来源为冬青科植物梅叶冬青的叶。随时可采。功能主治治感冒,跌打损伤,痈毒,疔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

  • 痰火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痰火草药材名称痰火草别名围夹草、癌草来源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大苞水竹叶Murdannia bracteata (C. B. Clarke) O. Kuntze [Aneilema

  • 球花紫云英

    药材名称球花紫云英别名色拉[藏名]、地八角来源豆科球花紫云英Astragalus bhotanensis Bake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苦,温。功能主治镇咳止痢,解毒利尿。用法用量2~3

  • 朱砂根叶

    药材名称朱砂根叶拼音Zhū Shā Gēn Yè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朱砂根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朱砂根"条。化学成分叶含酚类,氨基酸、糖类、皂甙。功能

  • 山麻雀

    药材名称山麻雀拼音Shān Má Què出处《杭州药植志》来源为姜种植物蓑荷的花穗。原形态形态详"蓑荷"条。功能主治治咳嗽,小儿百日咳。复方治百日咳:山麻雀二朵

  • 干旱毛蕨

    药材名称干旱毛蕨拼音Gān Hàn Máo Jué英文名Arid Cyclosorus别名凤尾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干旱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白蒿花

    药材名称白蒿花拼音Bái Hāo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sieuersiana Ehrhart ex Willd.采收和储藏:6-8月采收,

  • 回回蒜果

    药材名称回回蒜果拼音Huí Huí Suàn Guǒ别名水杨梅果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回回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unculus chinensis Bunge.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摘,

  • 地莓子

    《中药大辞典》:地莓子药材名称地莓子拼音Dì Méi Zǐ别名黄帽子、黄刺儿根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黄果悬钩子的根。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原形态低矮半灌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