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虎刺

虎刺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刺

药材名称虎刺

拼音Hǔ Cì

别名绣花针、伏牛花、千口针、针上叶、老鼠刺、鸟不踏、黄鸡脚

来源茜草科虎刺属植物虎刺Damnacanthus indicus Gaertn. f.,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肝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龋齿痛。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虎刺

药材名称虎刺

拼音Hǔ Cì

别名刺虎(《本草图经》),寿星草(《寿域神方》),寿庭木(《花镜》),雀不踏、绣花针(《植物名实图考》),黄脚鸡、天针、老鼠刺(《江西民间草药》),虎牙刺、千金刺、鹅嘴花根、黄鸡兰、千口针,针上叶、顺茶风、脚不踏、土鸡爪黄连、猫儿刺、小黄连(《湖南药物志》),两面针、细花针(《广西药植名录》),鸟不踏(《江西草药》),蛇不过、朝天刺、钢针木、虎叶、老鼠枪、老虎刺、小叶刺风、高骨老虎刺、红老鼠刺、红远志、白凤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本草图经

来源茜草科植物虎刺全草。全草及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30~70厘米。根粗大分枝,或缢缩呈念珠状,根皮淡黄色。枝条细,灰白色,分枝多,有直刺,长1~2厘米,常对生于叶柄间,黄绿色,小枝有灰黑色细毛。叶对生,卵形或阔椭圆形,长1~2.5厘米,先端凸尖,基部圆形,表面有光泽,革质,全缘;几无柄。花小,白色,1~2朵生于叶腋;萼筒倒卵形,窑存;花冠漏斗状,裂片4;雄蕊4;雌蕊1。核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部生于阴山坡竹林下和溪谷两旁灌丛中。喜较肥沃的砂质或粘质土壤。分布浙江、江西、广东、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大形虎刺的根含多种蒽醌类成分虎刺素、虎刺醇、虎刺尼定、羟基虎刺素、去甲基虎刺素、去甲基羟基虎刺素、苄基紫黄茜素、茜素-1-甲醚、5-羟基茜素-1-甲醚。

性味苦甘,平。

①《本草图经》:"味甘。"

②《浙江民间草药》:"味甘,性平,无毒。"

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平,味苦甘,无毒。"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活血消肿。治痛风,风湿痹痛。痰饮咳嗽,肺痈,水肿,痞块,黄疸,妇女经闭,小儿疳积,荨麻疹,跌打损伤。

①《本草图经》:"理一切肿痛风疾。"

②《植物名实图考》:"补气血。"

③《浙江民间草药》:"根及花:活血,利关节。治风气。"

④《杭州药植志》:"治风湿痛。"

⑤《广西药植名录》:"根:止咳,补血气。治肺病,内伤。"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尿消肿,活血散瘀。治急慢性肝炎,脾脏肿大。"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用1~2两);或入散剂。外用:捣敷、捣汁潦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痛风:虎刺鲜根或花一两(干根三至五钱)。煎汁用酒冲服。(《浙江民间草药》)

②治风湿关节、肌肉痛:绣花针全草一至三两。酒、水各半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痰饮咳嗽:虎刺鲜根二至三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肺痈:虎刺三两,猪胃炖汤,以汤煎药服。每日一剂。(《江西民间草药》)

⑤治水肿:虎刺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⑥治脾虚浮肿:绣花针干根一两,毛天仙果干根二两,陈皮三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⑦治黄肿:虎刺根一两(或连茎叶用一两五钱),野南瓜根一两,猪腰子一对。水炖,去渣,兑黄酒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⑧治痞块(肝脾肿大):㈠绣花针根一两,甘蔗根七钱。水煎,二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⑧绣花针鲜根一至二两,羊肉酌量。水炖服。(《福建中草药》)

⑨治黄疸:虎刺根一两,茵陈三钱。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⑩治急性肝炎:鲜虎刺根一两,阴行草三钱,车前五钱,冰糖少许。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⑾治月经不调、闭经:虎刺根三钱,天青地白、长梗南五味子藤各二钱,梵天花根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⑿治奶肿硬块:虎刺根一两,捣冲酒服。(《浙江民间草药》)

⒀治小儿疳积:绣花针鲜根、茅莓干根、醉鱼草干根各二至三钱。水煎或加瘦猪肉同煎服。(《福建中草药》)

⒁治荨麻疹:虎刺鲜根二至三两。水煎,冲黄酒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⒂治手脚烂痒:虎刺全草,研末,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⒃治跌打损伤:虎刺根五钱至一两,用黄酒适量煎服,连服一星期。(《浙扛民间常用草药》)

备注此外,同属植物大叶虎刺及大形虎刺均与虎刺同等入药。大叶虎刺的主要特征是,根肥大而多呈念珠状,叶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3~9厘米,质柔软,针刺长仅3毫米左右;大形虎刺根为圆柱形,也有呈念珠状的,叶片阔卵形,长2~3厘米,针刺长2~8毫米。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榄李树汁

    药材名称榄李树汁拼音Lǎn Lǐ Shù Zhī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榄李的树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mnitzera racemosa Willd采收和储藏:割树干,取其流出之液汁。原形态

  • 化香树

    药材名称化香树拼音Huà Xiānɡ Shù别名山麻柳来源胡桃科化香树属植物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 et Zucc.以叶入药。随用随采,洗净

  • 罐嘴菜

    药材名称罐嘴菜拼音Guàn Zuǐ Cài别名堇菜、地黄瓜、水白地黄瓜、白花蚶壳草、小犁头草来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堇菜Viola verecunda A. Gray,以全草入药。夏季

  • 獾油

    《全国中草药汇编》:獾油药材名称獾油拼音Huān Yóu来源鼬科动物狗獾Meles meles L.的脂肪经加工而成。秋冬捕捉。炮制取肉油,洗净,切碎,置锅内炼油,去渣,放冷后加入冰片适量(

  • 鳆鱼

    《中药大辞典》:鳆鱼药材名称鳆鱼拼音Fù Yú别名鲍鱼(《素问》),石决明肉(《本草衍义》),镜面鱼、明目鱼(《医林纂要》)。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鲍科动物九孔鲍或盘大鲍的肉。春

  • 铜脚威灵仙

    药材名称铜脚威灵仙拼音Tónɡ Jiǎo Wēi Línɡ Xiān别名黄药子、铜灵仙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圆锥铁线莲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matis terniflora DC.[C.

  • 白金古榄

    药材名称白金古榄拼音Bái Jīn Gǔ Lǎn别名百解薯、千金薯、竹叶薯、金银带(《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三筒管的块根。夏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三筒

  • 珠芽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珠芽蓼药材名称珠芽蓼拼音Zhū Yá Liǎo别名猴娃七、山高粱、蝎子七、剪刀七、染布子来源蓼科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nm L.,以根状茎入药。秋季

  • 中国繁缕

    药材名称中国繁缕拼音Zhōnɡ Guó Fán Lǚ别名鸦雀子窝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中国繁缕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llaria chinensis Regel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

  • 麻滓

    药材名称麻滓拼音Má Zǐ别名麻油滓(《千金方》),麻枯饼、芝麻莘(《寿养老新书》),麻籸(《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种子经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功能主治治痈疽溃烂,亦可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