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藿香汤

藿香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人参桂心桔梗木香白术各15克茯苓15克枇杷叶10片(去毛)半夏30克(汤洗,用姜汁制)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心下虚满,饮食不入,时时呕吐,短气;或大病后胃气虚弱,日渐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400毫升,入炒姜丝0.3克,煎至2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2两,白术2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丁香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调中顺气,消痰利膈。主气逆上盛,头目昏眩,不思饮食,时发恶心,或作中满。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普济方》卷三五五: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1两,当归1两,人参1两,五味子1两,白术1两半,赤茯苓1两半,黄耆1两半,木瓜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霍乱吐利,腹痛转筋,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盏半,煎8分,去滓温服。1方用姜煎。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五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去梗)1两,诃黎勒(炮,去核)1两,甘草(炙)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白豆蔻(去皮)半两,草豆蔻(去皮)半两,曲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产后呕逆,不下食,心腹虚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重订通俗伤寒论》: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1钱半,制香附1钱半,小青皮1钱半,生枳壳1钱,苏薄荷1钱,青连翘1钱。

功能主治理气辟秽。主痧因气郁者。

用法用量略煎数沸,稍冷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桔梗(去芦头,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木香半两,白术半两,甘草(炙)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炒令黄)半两,枇杷叶10片(拭去毛,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脾胃久虚,吐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1两,当归(切、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木瓜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伤寒,霍乱转筋,呕吐不止,闷绝。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水1盏,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千金》卷五: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1两,生姜3两,青竹茹半两,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小儿毒气吐下,腹胀,逆害乳哺。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2升,煮取8合,每服1合,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藿香汤专取竹茹之清胃,得藿香以正气,甘草以和中,借生姜之辛散,以定霍乱。

摘录《千金》卷五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1两,丁香1分,白豆蔻(去皮)1分,高良姜(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呕哕不定,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热呷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圣济总录》卷五: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半两,人参半两,陈橘皮(汤去白,焙)半两,羌活(去芦头)1分,独活(去芦头)1分,草豆蔻(去皮)半两,桔梗(炒)1分,木香1分,半夏(汤洗7遍,焙干)2两,芎?1分,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分,干姜(炮)1分,甘草(炙)1分,薏苡仁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中风。多汗恶风,身体怠情,四肢不欲动,面色黄,不嗜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水1盏,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空心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半两,竹茹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枇杷叶(去毛,姜汁炙)半两,人参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胃气未和,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嵩崖尊生》卷十五: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7分,猪苓7分,泽泻7分,茯苓1钱,半夏5分,干葛7分,花粉1钱,陈皮5分,姜连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小儿暑月湿热,上吐下泻。

用法用量小便不利,加滑石;腹痛,加白芍;暑,加香薷;虚弱,加人参白术茯苓藿香木香、干葛、炙草;久,加山药扁豆、肉蔻;将成慢惊,加细辛2分,天麻1钱,白附8分,全蝎1个。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五

《三因》卷十一: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半两,人参半两,桂心半两,桔梗半两,木香半两,白术半两,茯苓半两,枇杷叶10片(去毛),半夏1两(汤洗,用姜汁制)。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心下虚满,饮食不入,时时呕吐,惙惙短气;或大病将理不复,胃气无以养,日渐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入炒姜丝1分,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十一

痧胀玉衡》卷下: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别名金四、四号否象方

处方藿香4分,香附4分,薄荷7分,枳壳1钱,山楂1钱,连翘1钱。

功能主治痧有因于秽气者。

用法用量金四(《痧症全书》卷下)、四号否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痧症全书》、《杂病源流犀烛》有玄胡索一钱。

摘录痧胀玉衡》卷下

《医彻》卷二: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紫厚朴(姜制)、茯苓木瓜车前子(焙,研)2钱,泽泻1钱,枳壳1钱,广皮1钱,葛根1钱。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交作。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服。

有食,加砂仁末1钱;烦渴,去藿香,加紫苏1钱;面食,入莱菔子1钱;着气,入青皮7分,木香3分。

注意切戒米饮,直待痛止觉饥,方可与之。

摘录《医彻》卷二

普济方》卷三九五: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3两,白扁豆(姜制)1两半,厚朴(姜制)1两半,白茯苓1两半,甘草(炙)1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惊吐并热吐。

用法用量加酒、水煎服。子母同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3分,枇杷叶(炙去毛)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丁香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白茅根1两,干木瓜1两,麦门冬(去心)1两,甘草(炙)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吐逆,冷热不调,心膈烦满,咽干多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早、晚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2两,缩砂仁2两,面曲(锉,炒)2两,白术2两,草豆蔻(去皮)2两,厚朴(去粗皮,锉)1斤,生姜(切)1斤,大枣1斤,半夏4两(以上4味同捣烂,慢火炒干),甘草(炙)4两,人参1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高良姜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脾虚,饮食易伤,每至秋夏,脏腑不调,气逆痰呕,腹胀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生姜3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卫生总微》卷十六: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去土)1分,肉豆蔻(面裹煨)1分,甘草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发疟不止。

用法用量服灵豆膏后,续服本方补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六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别名藿香

处方藿香(去梗)半两,白芷1两,缩砂(去皮)1两,丁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霍乱,吐利不止。

用法用量藿香散(《卫生总微》卷十)。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1两,厚朴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甘草(炙,锉)3分,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1分,枇杷叶(炙去毛)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诸气不调,胸膈痞滞,升降不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3个(擘),煎至7分,去滓,稍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去梗)2钱,草豆蔻(去皮)1分,阿魏1钱(用作面饼,焙干),木香1分,人参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桔梗(炒)1分,干姜(炮制)1钱,甘草(炙)1分,诃黎勒(炮,去核)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膈气,痰结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藿香汤

药方名称藿香汤

处方藿香叶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细辛(去苗叶)1两,益智(去皮,微炒)1两,缩砂蜜(去皮)1两,甘草(炙,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人参1两,木香半两,白芷(锉,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补暖脾胃,止吐逆,利胸膈,进饮食。主心腹刺痛。

用法用量方中白茯苓,原书卷五十四改为赤茯苓,治久咳传三焦,腹满不欲饮食。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猜你喜欢

  • 活络内灸膏

    药方名称活络内灸膏处方当归1两,黄耆1两,白芷1两,芍药1两,半夏1两,木鳖子1两,铜青1两,白胶香1斤半,乳香1两,没药1两,麻油1斤。制法将前6味锉碎,入油内熬至白芷焦色,滤去滓,下白胶香,煎至黑

  • 菖蒲饮子

    药方名称菖蒲饮子处方川芎半两,猪苓(去黑皮)半两,藁本(净)半两,柴胡(去芦头)半两,菖蒲半两,干葛半两,甘草半两,桑白皮半两。制法上(口父)咀,如法修制。功能主治四时伤寒,不问两感,头疼,发热憎寒,

  • 二九还元丹

    药方名称二九还元丹处方胡麻8两,苦参8两,荆芥8两,防风2两,羌活2两,升麻2两,独活2两,风藤4两,木通4两,黄柏4两,当归4两,白芷4两,柴胡3两,僵蚕1两5钱,蝉壳1两,川芎1两,蒺藜2两5钱,

  • 鼻炎片

    药方名称鼻炎片处方苍耳子、辛夷、防风、连翘、野菊花、五味子、桔梗、白芷、知母、荆芥、甘草、黄柏、麻黄、细辛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气香,味苦。炮制上十四味,取白芷、桔梗和部分黄柏粉碎

  • 开郁顺气丸

    药方名称开郁顺气丸处方柴胡2两,青皮1两5钱,榔片1两,香附1两,木香5钱,枳壳5钱,酒芍5钱,山栀5钱,黄芩5钱,姜夏5钱,川芎5钱,神曲5钱,紫补5钱,砂仁5钱,广皮5钱,苍术5钱,乌药5钱,茯苓

  • 白蜜膏

    药方名称白蜜膏处方紫苏子3两,生姜汁1合,白蜜1中盏,鹿角胶3两,杏仁3两,生地黄汁1盏。制法上药捣熟,入生姜、地黄、蜜相和,以慢火熬成膏,于不津器中密收之。功能主治久新咳嗽上气,心胸烦热,唾脓血。用

  • 急风一字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急风一字散药方名称急风一字散处方雄黄、川乌,各二钱半。南星、川芎、白芷,各半两。全蝎、白附子,各一钱半。辰砂,一钱。麝香,少许。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破伤风。用法用量每服半钱

  • 正经汤

    药方名称正经汤处方熟干地黄15克人参桂心半夏(汤洗七次)白芍药牡丹皮阿胶麦门冬当归各7,5克吴茱萸(汤洗七次)6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温经止痛。治妇人诸虚不足,心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

  • 豁胁汤

    药方名称豁胁汤处方芍药、延胡索、肉桂、牡丹皮、香附子。功能主治因瘀血留滞,胁肋疼痛。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产科发蒙》卷四

  • 川韭丸

    药方名称川韭丸处方破故纸不拘多少(略以盐炒)。制法上为末,用猪腰子薄切片子,乳钵内研细,去尽筋膜,和药同研得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气虚,腰腿痛,小便频数,不进饮食。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