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象著作,1卷。清·刘廷桢(铭之)著,刊于1897年。作者认为自《灵枢》《素问》《甲乙经》而下,所载骨数散见错出,其能融合贯通者少见,不唯骨数未免于失实,图论亦或有相悖、讹误者。因就坦尸掩埋之机,从旁
【介绍】:宋代医生。任太医局太医。曾将名医郝允“六元五运”之法,绘图献给朝廷,行于世。
出《神农本草经》。即柏子仁,详该条。
见伤寒图歌活人指掌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海桐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泉州本草》。为胡颓子叶之简称,详该条。
指引致痘疮(天花)之邪毒。中医认为痘疮系因内蕴之胎毒为外在的天行疠气所引动而发病,故称为“痘毒”。《医学正传》卷之八:“盖因胎毒藏于命门,遇岁火太过,热毒流行之年,则痘毒因之而发作矣。”
用降抑的药物组成,具有降逆作用的方剂。如咳嗽气逆,痰多而稠,用苏子降气汤;气虚呃逆用旋覆代赭汤。
病证名。腹部皮肤忽现青黑的证候。《保婴易知录》:“小儿百晬内,忽然肚皮青黑,乃气血失养,风寒乘之,危恶之候也。百晬外亦有此证。”
见《汝南圃史》。为大一枝箭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