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臭茉莉

臭茉莉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茉莉

药材名称臭茉莉

拼音Chòu Mò Lì

别名臭屎茉莉、山茉莉、大髻婆、过墙风、臭朱桐、臭牡丹[广西]

来源马鞭草赪桐属植物臭茉莉Clerodendron fragrans Vent.,以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叶多鲜用,随时采。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化痰止咳,活血消肿。根:风湿性关节炎,脚气水肿,白带,支气管炎。叶:外用治湿疹,皮肤搔痒。

用法用量根2~5钱;叶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臭茉莉

药材名称臭茉莉

拼音Chòu Mò Lì

别名臭矢茉莉(《岭南采药录》),蜻蜓叶、老虎草、小将军、大髻婆、过墙风、冬地梅。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马鞭草科檀物臭茉莉。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亚灌木,高1~2米,稍被毛。茎直立。叶对生,阔卵形,长11~15厘米或更长,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心形,有粗齿,被毛或近秃净,揉之有臭味;具长柄。聚伞花序,具短柄,顶生;花密生如绣球花,直径6~10厘米,芳香。单瓣或重瓣;萼长约1厘米,下部略柔弱,上部扩大,裂片5~6,红紫色,狭而长尖;花冠白色或淡粉红色,在单瓣花中,管长2.5~3厘米,狭而柔弱,裂片亦狭,但在重瓣花中,管长1~1.5厘米;雄蕊4,长,伸出;雌蕊1,花柱突出,柱头2裂,子房上位,4室。肉质核果,有4槽纹,分裂为4小坚果,黑带蓝色。花期晚春至初冬。

生境分部野生或栽培于庭园。分布安徽、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台湾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甙、酚类、皂甙、鞣质。

性味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淡,平。"

②《广西中草药》:"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风湿骨痛,脚气水肿,痔疮脱肛,痒疹疥疮,慢性骨髓炎。

①《生草药性备要》:"洗疥颊风肿。"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活血,消肿降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坐浴或熏洗。

复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瘫痪,脚气水肿:臭茉莉干根一至二两。煎水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风湿骨瘤,脚气水肿,白带,高血压,支气管炎:臭茉莉根。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③理脚气,治脚痛:臭茉莉根炖鸡食。服二、三次。(《岭南采药录》)

④治痔疮,脱肛:臭茉莉干根适量。煎水坐浴。(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⑤治皮肤瘙痒,疥疮疤疹:臭茉莉鲜叶适量。煎水洗患处。(《广西中草药》)

⑥治慢性骨髓炎:冬地梅根一两,艾头五钱。煎汤炖瘦肉服,每日一剂。另用大蓟根二份,生姜一份,捣烂外敷局部,早晚各一次。症状缓解后用小号紫珠根一两,金银花头五钱。煎汤炖瘦肉服,连服二至三剂以巩固疗效。(福建《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冬艾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臭茉莉

药材名称臭茉莉

拼音Chòu Mò Lì

英文名Root of Fragrant Glorybower, Simple Glorybower Root

别名臭矢茉莉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臭茉莉的根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lerodendrum philippinum Schauer[Volkmannia japonica auct.non Thunb.;Cleradendrum fragrans Hort.ex Vent.;C.fragrans Hort.ex Vent.var. pleniflora Schauer]2.Clerodendrum philippinum Schauer var. simplex Moldenke [C. fragrans auct.non Hort.ex Vent.;C.philip-pinum Schauer var.simplex C.Y.Wu et R.C.Fang]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1.重瓣臭茉莉 落叶灌木,高50-120cm。小枝近四棱形或近圆形,幼时被柔毛。单叶对生,叶柄长3-17cm,被短柔毛或近绒毛;叶片宽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近心形,长10-22cm,宽8-21cm,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截形或宽楔形,边缘疏生粗齿,表面密被伏生刚毛,背央密被柔毛;基部三出脉,在脉腋有数个盘状体。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排列紧密,花梗被绒毛;苞片披针形,长1.5-3cm,被短柔毛及少数疣状腺体;花萼钟状,长1.5-1.7cm,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长7-10mm;花冠红色、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长2.5-4cm,花冠管裂片卵圆形;雄蕊常变成花瓣而形成重瓣。果近球形,直径6-8mm。

2.自茉莉植株被较密的毛。单叶对生:叶片宽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近心形。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较密集,花及苞片均较多,花较大,单瓣;花萼长1.5-2.5cm,5裂,裂片披针形,长1-1.6;花冠白色或淡红色,花冠管长2-3cm,裂片椭圆形,长约1cm。核果近球形,成熟时蓝黑色,直径8-10mm,萼缩存,结果时增大而包于果外。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溪旁或林下,多栽倍供观赏。

2.生于海拔650-1500m的林中溪边。

资源分布:1.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2.分布于广西、贵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黄酮甙、酚类、皂甙、鞣质。 根的石油醚及氯仿提取部分含蜂花烷(tri-acontane)、α-香树脂素(α-amyrin)、赪桐甾醇(clerosterol)、(24S)-乙基胆甾-5,22,25-三烯-3β-醇[(24S)-ethylcholesta-5,22,25-triene-3β-ol]、β-谷甾醇及其β-D-葡萄糖甙。

性味苦;辛;温

归经心;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盘骨;活血消肿。主风温痹痛;脚气水肿;跌打扭伤;血瘀肿痛;痔疮脱肛;慢发现有髓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取根皮捣敷。

复方①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瘫痪,脚气水肿:臭茉莉干根一至二两。煎水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皮肤瘙痒,疥疮疱痊:臭茉莉鲜叶适量。煎水洗患处。 (《广西中草药》)③理脚气,治脚痛:臭茉莉根炖鸡食。服二、三次。(《岭南采药录》)④治痔疮,脱肛:臭茉莉干根适量。煎水坐浴。(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⑤治风湿骨痛,脚气水肿,白带,高血压,支气管炎:臭茉莉根、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广西中草药》)⑥治慢性骨髓炎:冬地梅根一两,艾头五钱。煎汤炖瘦肉服,每日一剂。另用大蓟根二份,生姜一份,捣烂外敷局部,早晚各一次。症状缓解后用小号紫珠根一两,金银花头五钱。煎汤炖瘦肉服,连服二至三剂以巩固疗效。(福建《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冬艾汤)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洗疥癞风肿。

2.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活血,消肿降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叶木姜子根

    药材名称红叶木姜子根拼音Hónɡ Yè Mù Jiānɡ Zǐ Gēn别名樟树根、油炸条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载有野春桂,云:"野春桂花倮罗持售于市,见其折枝,红干独劲,绿叶未生,擎来圆紫苞,迸出金粟。

  • 鬼笔

    《中药大辞典》:鬼笔药材名称鬼笔拼音Guǐ Bǐ别名朝生暮落花、狗溺台(《本草拾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鬼笔科植物细皱鬼笔的子实体。原形态子实体发生之初,为卵圆形,长径约2厘米,白色柔软,有弹力

  • 一点红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点红药材名称一点红拼音Yì Diǎn Hónɡ别名红背叶、叶下红、羊蹄草来源为菊科一点红属植物一点红Emilia sonchifolia (L.)DC.,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

  • 三枝叶

    药材名称三枝叶拼音Sān Zhī Yè别名三叉叶、三爪皮、喜叶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滇素馨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subhumile W.W.Smith[J.subhum

  • 香唐松草

    药材名称香唐松草拼音Xiānɡ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马尾黄连、土黄连、马尾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香唐松草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foetidum L.采收

  • 过江龙

    《中药大辞典》:过江龙药材名称过江龙拼音Guò Jiānɡ Lónɡ别名蒲地虎、地蜈蚣(《滇南本草》),地刷子(《中国中部植物》),伸筋草、扁心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小伸筋、木

  • 无腺白叶莓

    药材名称无腺白叶莓拼音Wú Xiàn Bái Yè Méi来源蔷薇科无腺白叶莓Rubus innominatus S. Moore var. kunt

  • 地钱

    药材名称地钱拼音Dì Qián别名巴骨龙、脓痂草、米海苔、地梭罗、龙眼草来源苔藓类地钱科地钱属植物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

  • 地八角

    《中药大辞典》:地八角药材名称地八角拼音Dì Bā Jiǎo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地八角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备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匍匐或斜生,长30~100厘

  • 海芙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芙蓉药材名称海芙蓉别名石苁蓉来源蓝雪科海芙蓉Limonium arbusculum Makino,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钓鱼岛。性味根:淡,温。叶:咸,温。花枝:甘、微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