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疡医准绳》卷五:“起堆核数枚,但小些为马疔,又名马铃。用紫金钟、紫金皮、紫河车、天南星磨醋煖涂,又用紫金皮、紫金藤、红内消、马蹄香、马蹄藤煎酒服。”
证名,指小儿两眼不时眨动的证候。《审视瑶函》卷四:“目割者,肝有风也。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能任,故目连劄也。”多见于风热攻目或小儿疳症初起,参见目涩、疳眼等条。
病证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等篇。指目眦生疮。参见眦赤烂条。
解剖学同名骨。长方形,左右二块构合,支撑鼻背。
经穴名。在头部者,称头窍阴;在足部者,称足窍阴,同属足少阳胆经。见各该条。
《症因脉治》卷三方。木通、陈皮、苏梗、甘草。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治胁肋刺痛膨胀。
经脉生理特点。出《灵枢·根结》。少阴是三阴之中,为出入之枢纽,故为枢。
指臀股之间。《素问·气交变大论》:“髋髀如别。”
书名。2卷,续编2卷。明·戈维城撰。上卷自伤寒统辨起至冬温伤寒共51篇;下卷自时行疫症起至足厥阴肝经证共46篇;续编2卷,自恶风、恶寒起至百合病,共43篇。本书统论四时外感诸病较有条理,并记载前人从未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即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