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针灸甲乙经》。即巾针。《证类本草》谓“布针,用缝布大针也。”参见巾针条。
即舟车丸,见该条。
参见痧痘集解条。
又称下针法。指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子午流注针经·流注指微针赋》:“针入贵速,既入徐进。”说明不论何种进针法,在透皮入穴时都应快速,以减轻疼痛。针入以后,当根据补泻手法的需要再区分轻重快慢。临床常用的
病名。即上腭痈。详该条。
书名。2卷。明·李中梓撰,刊于1649年。李氏曾撰《伤寒授珠》10卷,后毁于兵火,“遂以授珠(指《伤寒授珠》)删繁去复,简邃选玄,仅得十之二。……颜曰‘括要’,谓括义详而征词简也”(见自序)。本书首列
①见《重庆草药》。为走游草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常春藤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赤水玄珠》卷七。即神秘汤第二方,见神秘汤条。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指隐疹皮疹色白者。详见隐疹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松节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