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汪连仕《采药书》。为六轴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芦竹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即旋螺突起。详该条。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明末著名医学家。字又可。姑苏(今江苏苏州)人。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温病学家。著有《温疫论》一书。明末,不少地方瘟疫(传染病)流行,当时医生多治以伤寒法,无效。他通过亲身观察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莱菔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望江南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茅莓之别名,详该条。
医论著作。六卷。明·赵献可撰于1617年。作者在学术思想上推崇薛己,倡言“命门之火”是人体之本,强调命门真火、真水的重要性。全书以保养“命门之火”贯串处理养生、治病及有关疾病的一切问题,故题名为“医贯
指邪热稽留不退,灼烁津液,以致阴液耗损的病机。如肺胃津液受伤,则出现皮肤干燥、烦闷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虚数。若伤及肝肾之阴,则出现暮热早凉、口干舌燥、手足颤动、心悸神疲、耳鸣
即红中黑斑舌。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