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昌阳条。
病名。见《疡科准绳》卷四。即外踝疽。参见附骨疽条。
病名。六畜痫之一。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小儿药证直诀·五痫》:“羊痫,目瞪吐舌,羊叫。心也。”《杂病源流犀烛·诸痫源流》:“羊痫之扬目、吐舌,作羊声者,则应乎肺。”参羊癫、痫、六畜痫等条。
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即皮肤粗糙,干枯无泽。
舌中尖红,舌根有淡黄苔。为热入阳明,每有出现黄疸者。如见头汗、身凉、小便黄涩,可用茵陈蒿汤加味,清热利湿退黄(见《伤寒舌鉴》)。
《兰室秘藏·眼耳鼻门》方。细辛二分,蔓荆子五分,防风一钱,葛根一钱五分,甘草二钱(一方加黄芪一钱)。为粗末,水煎稍热临卧服。治眼眶紧急,拳毛倒睫,上下眼睑赤烂,睛疼昏昏,昼则冷泪常流,夜则眼涩难开。
书名。清·周岩撰于1898年。作者认为外感病证的病因不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遂依次分述风、中风、寒、中寒、暑、风温、湿、风湿、湿温、燥、火等多种病证。于六气的每一外感病证,先集说,次方解,集诸
见《云南中草药》。为白牛膝之别名,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瞿麦之别名,详该条。
指脾脏的各种病证。脾司运化,主四肢肌肉,统摄血液,为气上生化之源,开窍于口。脾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多由饮食劳倦所伤,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脾阳虚衰,中气下陷所致。《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