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上发际
即耳上,见该条。
即耳上,见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详天河条。
古刺法名。《灵枢·经筋》:“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劫为快之意,指于痛处取穴,用火针速刺即出的刺法。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鬼灯笼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绛梨木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舌卒肿起,如吹脬满口塞喉。”后《重纂包氏喉证家宝》释为:脬舌,痰火犯心经,舌忽胀满,软如猪尿脬,不痛流涎、妨言语。即泡舌。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皂角刺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又称食呕。《症因脉治·呕吐论》:“食积呕吐之症,胸前满闷,嗳气作痛,痛则呕吐,得食愈痛,按之亦痛。……食积呕吐之因,饮食不节,损伤中气,不能运化,停食成积,中脘痞塞,则发呕吐矣。”参见食呕条。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即噎膈。详该条。
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