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利之药,去除气滞邪壅之证。《汤液本草》卷上:“通可以去滞,木通、防己之属是也。”又如产后气血壅盛,乳汁不下,用通草、王不留行等药以通窍下乳。又如湿痹之证,由于湿邪留滞,四肢沉重痠痛,用防己、威灵仙
见《湖南药物志》。为麻口皮子药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漏谷。见该条。
【介绍】:见蒋用文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灯台树之别名,详该条。
见万氏济世良方条。
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其症心悸,上下不通,噫哕不彻,胸背痛等。治用五噎丸、《深师》七气汤。参见噎、五噎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疳泻。详该条。
见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调经专辑》。即居经。详该条。
方书名。又名《新编医方大成》、《类编经验医方大成》。10卷。元·孙允贤辑。刊于1321年。本书系集录宋、元医家习用的重要方剂类编而成。全书共分72门,包括风、寒、暑、湿、伤寒、疟、痢等。每门之前扼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