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西草药》。为佛甲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会阴。详该条。
一种生理性变异的脉位。桡动脉从尺部斜向桡骨茎突背处侧,向合谷方向伸延。切脉位置应相应改变。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即倪涵初治痢第三方,见该条。
病名。见《咽喉经验秘传》。即外缠喉风。详该条。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又名横骨、盖骨。即耻骨上支。
病证名。出《颅囟经》。指疳痢伴有腹痛,痢下白色,或青蓝色粘液的症状。治法见冷毒疳痢条。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绒毛鸭脚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