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梗草

红梗草

药材名称红梗草

拼音Hónɡ Gěnɡ Cǎo

别名泽兰、红秆草、红升麻、黄力花、接骨草、大泽兰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异叶泽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atoriumheterophyllum DC. [E. wallichii DC. Var. heterophyllum (DC.) Did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异叶泽兰多年生草本,高1-2m。茎直立,圆柱形,被长毛,上部有散生的细红色斑纹,基部淡褐色或紫色。叶对生,有时上部叶互生;叶片3全裂,少有浅裂或半裂,但花序下的叶不裂,裂片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两面被柔毛及腺点,但上面的毛少而稀呈绿色,下面灰白色毛密而呈淡白色,边缘有粗锯齿,具短柄;中裂片较大,长4-9cm,宽1.5-3.5cm,侧生裂片较短上,叶柄较短,长约1cm;花序下的叶更小,不裂,卵形或披针形,无柄或有短柄。头状花序在茎顶或分枝顶端排成伞房或复伞房花序;总苞片先端圆钝。瘦果有腺点;冠毛与花冠等长。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地灌木林缘或林下,以及山坡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直径2-7mm,下部木千周,灰棕色,上部嫩茎灰淡绿色,被白色短毛;质脆,易断。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展平后呈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圆锯齿,暗绿色或灰绿色,两面有黄色腺点有短白毛。微臭,味稍苦。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类多角形,垂周壁较平直;腺毛较多,头状由4个细胞组在,直径40-44μm;非腺毛有2种,一种由3-7人细胞组成,长132-260μm基部直径32-40μm;另一种由2-4人细胞组成,中间1或2个细胞常呈缢缩状,长100-140μm,基部直径14-16μm,常有淡棕以内含物;气孔为不定式。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腺毛、非腺毛与上表面相惟,叶脉上非腺毛很多。

性味味甘;苦;性微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祛瘀止痛;除湿行水。主月经不调;经闭;症瘕;腹痛;产后恶露不行;小便淋漓;水肿;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长柄秋海棠

    药材名称长柄秋海棠拼音Chánɡ Bǐnɡ Qiū Hǎi Tánɡ别名红八角莲。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长柄秋海棠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smithiana Yu采收和储藏:

  • 凌霄花

    《中国药典》:凌霄花药材名称凌霄花拼音Línɡ Xiāo Huā英文名FLOS CAMPSIS别名紫葳、五爪龙、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上树龙、上树蜈蚣、白狗肠、吊墙花、堕胎花来源本品为柴葳科

  • 疳积药

    药材名称疳积药拼音Gān Jī Yào别名食疙瘩(《贵州草药》)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来源为唇形料植物腺花香茶菜的根。秋季挖根。性味涩,温。功能主治健脾利湿,镇吐理气。复方①治上吐下泻:食

  • 柏子仁

    《中国药典》:柏子仁药材名称柏子仁拼音Bǎi Zǐ Rén英文名SEMAN PLATYCLADI来源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干

  • 黄荆沥

    药材名称黄荆沥拼音Huánɡ Jīnɡ Lì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茎用火烧灼而流出的液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ex negundo L.原形态黄荆,直立灌木,植株高1-3m。小枝四棱

  • 鼠肾

    《中药大辞典》:鼠肾药材名称鼠肾拼音Shǔ Shèn别名鼠印(《岣嵝神书》)。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鼠科动物褐家鼠、黑家鼠等雄鼠的睾丸。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鼠"条。功能主治

  • 柞木叶

    《中药大辞典》:柞木叶药材名称柞木叶拼音Zhà Mù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枝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柞木皮"条。功能主治治痈疽,肿毒

  • 五气朝阳草

    《中药大辞典》:五气朝阳草药材名称五气朝阳草拼音Wǔ Qì Zhāo Yánɡ Cǎo别名追风七、见肿消、追风草、乌金丹(《陕西中草药》)。出处《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来源为蔷薇科植物

  • 柳屑

    《中药大辞典》:柳屑药材名称柳屑拼音Liǔ Xiè别名柳蚛屑(《圣惠方》),柳蛀粪(《圣济总录》)。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垂柳蛀孔中的蛀屑。功能主治《唐本草》:"主风瘙肿痒瘾轸。&

  • 海狗油

    药材名称海狗油拼音Hǎi Gǒu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海豹科动物海豹的脂肪油。取海豹的脂肪,入锅熬炼,滤取净曲。原形态参见"海狗肾"条性味性热。功能主治善消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