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穴位刺激结扎疗法

穴位刺激结扎疗法

针灸穴位上行手术切开并刺激与结扎少量组织的治疗方法。操作时,将选定施术部位常规消毒和局麻,在穴位旁开1.5~2.5厘米处作一0.3~0.5厘米的与经络走向垂直的切口,用血管钳斜插至穴位下方肌层中,加压按摩至有麻胀感,再以三角缝针带羊肠线自切口处进入,由深层穿过,至对侧1.5~2.5厘米处穿出,再经原处刺入,内线至原切口处穿出,结扎羊肠线,剪除线头,埋入皮内,包扎固定。实证紧扎,虚证轻扎。15~20天施术一次。结扎时注意无菌操作,防止伤口感染,并须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有轻度反应,无需处理;重者,应及时治疗。本法主要用于小儿麻痹后遗症,对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等亦可使用。

猜你喜欢

  • 甜桔梗

    见《本草纲目》。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 神道

    经穴名。代号DU11。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冲道。属督脉。位于背部第五、六胸椎棘突之间。布有第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五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健忘,惊悸,咳嗽,疟疾,脊背强痛,癫痫;以及神经衰弱,肋间神经

  • 足发背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脚发。见该条。

  • 神塞丸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五方。麝香一分,生白矾一钱,沉香三分,糯米五十粒。为细末,煮糊为丸,梧桐子大,每丸薄绵裹之,如左耳出血塞右鼻,右耳出血塞左鼻,两耳俱出血塞两鼻,左鼻出血塞右耳,右鼻出血

  • 后血

    即便血。《灵枢·百病始生篇》:“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详便血条。

  • 胎证

    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胎热、胎寒、胎黄、胎肥的总称。详各条。

  • 脉诀考证

    见濒湖脉学条。

  • 茈碧花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睡莲之别名,详该条。

  • 中药炮制法之一。用少量清水将药物湿润,让水分逐渐渗透入内,使之发软。有些药物,浸泡后药性易于走失者,宜用此法。

  • 地户

    指东南方。《升庵外集》:“河图括地象曰,东南为地户。”古人认为:地不满东南,故地之户在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