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顾氏医镜条。
病名。出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即疠风。详该条。
【介绍】:唐代道家、医生。撰有《延寿赤书》1卷。
病名。指杨梅疮毒内侵入血,上攻于口所致。症见环唇满口,疮毒绕生,疮水淋漓,作痛作痒。参见杨梅疮条。
【介绍】:见孙志宏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即蟹睛,离睛。详蟹睛条。
经穴名。代号BL5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正中线旁开3寸,与第二骶后孔相平处。一说在第二骶椎棘突下,除骶椎旁开3寸处(《针灸资生经》)。布有臀上皮神经,深层为臀上神经;并有臀上动、
病证名。①指大便下血。《幼科金针》:“粪前粪后,点滴而下,无腹痛后重者是也。”因湿热内蕴,或风热外受,积于肠道,损伤阴络,血热妄行,下溢肛门所致。治宜清热凉血,用槐花散。②指诸色痢。《幼科发挥》:“痢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朝天罐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椿叶。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