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秦艽鳖甲散

秦艽鳖甲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秦艽鳖甲散

药方名称秦艽鳖甲散

处方荆芥(去梗)、贝母(去心)、天仙藤前胡(去芦)、青皮(去白)、柴胡(去芦)、甘草(炙)、陈皮(去白)、秦艽(去芦.洗)、鳖甲(去裙.醋炙),各一两;干葛二两(焙),白芷肉桂(去粗皮)、羌活,各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气血劳伤,四肢倦怠,肌体消弱,骨节烦疼,头昏颊赤,肢体枯槁,面色萎黄,唇焦口干,五心烦热,痰涎咳嗽,腰背引痛,乍起乍卧,梦寐不宁,神情恍惚,时有盗汗,口苦无味,不美饮食;及治山岚瘴气,寒热往来,并能治之。

常服养气血,调荣卫,解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稍热服,不拘时候,酒调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卫生宝鉴》卷五:秦艽鳖甲散

药方名称秦艽鳖甲散

处方柴胡鳖甲(去裙襕,酥炙,用九肋者)地骨皮各30克秦艽当归知母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滋阴养血,退热除蒸。治虚劳阴亏血虚,骨蒸壮热,肌肉消瘦,唇红颊赤,困倦盗汗。

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水200毫升,加青蒿5叶,乌梅1个,煎至140毫升,去滓,临卧、空腹各一服。

备注方中鳖甲知母当归滋阴养血,秦艽柴胡地骨皮青蒿清热除蒸,乌梅敛阴止汗。诸药合用,既能滋阴养血以治本,又能退热除蒸以治标。临床上常用于结核病的潮热,温热病后期阴亏津伤,余热未尽,以及原因不明的长期反复低热属于阴虚型者。

摘录卫生宝鉴》卷五

猜你喜欢

  • 加味春雪膏

    药方名称加味春雪膏别名绛雪膏(《张氏医通》卷十五)。处方黄连120克(洗净,用童便2升,浸一宿,去滓用汁,淬炉甘石汁尽,留石为用)方炉甘石360克 好黄丹180克(水飞)乌鱼骨(烧存性)乳香当归各9克

  • 姜液膏

    药方名称姜液膏处方生姜母1块。功能主治眼风痒,冷泪,烂眩有虫。用法用量用银簪插入即拔出,点眼头尾。摘录《直指》卷二十

  • 地黄叶猪肾羹

    药方名称地黄叶猪肾羹处方生地黄叶4两(切),猪肾2两(去脂膜,切),豆豉1合,生姜1分(切),葱白3茎(去须,切)。功能主治骨蒸劳,乍寒乍热,背膊烦痛,瘦弱无力。用法用量先以水2大盏煮豉等,取汁1盏5

  • 冬葵根汁

    药方名称冬葵根汁处方生冬葵根2斤(洗净,捣,绞取汁3合),生姜4两(捣,绞取汁1合)。制法上药搅匀,分作两服。功能主治大小便不通。用法用量空腹1服,有顷再服。服尽即通。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 凉血消风散

    药方名称凉血消风散处方生地30克当归9克荆芥9克 蝉衣6克苦参9克 白蒺藜9克知母9克 生石膏30克 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消风清热。治脂溢性皮炎,人工荨麻疹,玫瑰糠疹。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本方从《外科正

  • 黄病灵验丸

    药方名称黄病灵验丸处方茅术(米泔水浸)5钱,绿矾(煅)5钱,厚朴(姜汁炒)5钱,百草霜3钱,针砂(醋炒7次为度)5钱,大枣(醋煮,去皮核)3两。制法上为末,打和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黄病。用法用量每

  • 葱子粥

    药方名称葱子粥处方葱实大半升(为末)。功能主治理眼暗,补不足。主用法用量每次取1匙头,以水2升,煮取1升半,滤去滓,入米煮粥食之。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八引《食医心镜》,名见《医统》卷八十七

  • 火坠散

    药方名称火坠散处方益智(连皮炒,取仁)、茴香(淘去沙,炒)、南木香(生用)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疝气。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调下,遇病发时服。以热到疼处为验。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药方名称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处方麝香、牛黄、珍珠、炉甘石(煅)、硼砂、冰片性状为浅灰黄色或粉红色的软膏;气香,有清凉感。炮制以上六味,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匀,取凡士林785g及羊毛脂50g,加热,滤过,放冷

  • 单鹿茸汤

    药方名称单鹿茸汤处方鹿茸1两或5钱。功能主治气血虚而难产。用法用量浓煎连服。摘录《济众新编》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