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碎骨红

碎骨红

药材名称碎骨红

拼音Suì Gǔ Hó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金叶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ibindendron kwangtungenseS.Y.Hu(C.kwangtungense S.Y.Hu var.frutescens S.Y.Hu)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挖取根部,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10-12m,小枝细瘦,无毛,皮孔不明显,叶互生;叶柄长8-10mm;叶革质,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8cm宽1.8-3cm,先端锐尖,基部渐狭成楔形,全缘,表面有光泽,中脉在表面凹陷,背面隆起,侧脉8-20对,至叶边缘网结,网脉明显。总状花序腋生,花序轴被短柔毛;苞片披针形,有睫毛;小苞片人着生花梗近中部;花萼杯状,裂片近圆形,具睫毛;花冠短钟形,被毛;雄蕊10,不伸出花冠外,花丝无毛,花药基部近囊状;子房5室,被微柔毛,花柱圆柱形,柱头平截。蒴果扁球形,外果皮木质化。种近卵圆形,压扁,有歪翅,具纵条纹。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m以上的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

性味甘;苦;性凉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圆叶白杨树

    药材名称圆叶白杨树拼音Yuán Yè Bái Yánɡ Shù别名响叶杨来源杨柳科圆叶白杨树Populus bonatii Levl.,以皮、叶入药。

  • 冷毒草

    《中药大辞典》:冷毒草药材名称冷毒草拼音Lěnɡ Dú Cǎo别名地黄瓜出处《文山中草药》来源为堇菜科植物匍匐堇菜的全株。春、夏、秋均可采集。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茎长,地上茎短或缺,

  • 下田菊

    药材名称下田菊拼音Xià Tián Jú别名白龙须[云南思茅]、水胡椒、风气草、汗苏麻来源为菊科下田菊属下田菊Adenostemma lavenia (L.) Kuntze,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

  • 两栖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两栖蓼药材名称两栖蓼拼音Liǎnɡ Qī Liǎo别名小黄药来源蓼科蓼属植物两栖蓼Polygonum amphibium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

  • 白背叶(峨嵋山胡椒)

    药材名称白背叶(峨嵋山胡椒)拼音Bái Bèi Yè别名三条筋、三根筋、香叶、糯叶(《贵州草药》),湄潭台乌(《贵州药植目录》)。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樟科植物峨嵋山胡椒

  • 敦盛草

    《中药大辞典》:敦盛草药材名称敦盛草拼音Dūn Shènɡ Cǎo别名敦木卜江区(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兰种植物西藏杓兰的根。7~9月采挖。原形态草本,高30~45厘米。根茎短,

  • 山茴芹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茴芹药材名称山茴芹拼音Shān Huí Qín别名拉拉柏[藏名]来源伞形科山茴芹Carlesia sinensis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

  • 小柳拐

    《中药大辞典》:小柳拐药材名称小柳拐拼音Xiǎo Liǔ Guǎi别名山救驾(《陕西草药》)。出处《陕西草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探春的根。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半常绿灌木,高2~4米。根圆柱

  • 石首鱼

    《中药大辞典》:石首鱼药材名称石首鱼拼音Shí Shǒu Yú别名黄花鱼(《临海异物志》),石头鱼(《岭表录异》),江鱼(《浙志》),黄鱼(《本草述》),海鱼、黄瓜鱼(《医林篆要》

  • 西南金刚藤

    药材名称西南金刚藤拼音Xī Nán Jīn Gānɡ Ténɡ别名金刚菜、菝葜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milax bockii Warb采收和储藏:8-9月采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