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寿棠
【介绍】:
见石芾南条。
【介绍】:
见石芾南条。
病名。发于肘窝、腘窝的一种湿疮。出《医宗金鉴》卷七十一。由于风邪袭入腠理兼挟湿热所致。常见于儿童。好发于对称的肘窝、腘窝、踝侧等处。患处皮肤初起红斑,继起丘疹,水疱,瘙痒,搔破糜烂浸淫,时轻时重,日久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荔枝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榕须之别名,详该条。
出《张氏医通》卷十。即胎不长。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学纲目》。指分娩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常见的有外感、血虚、血瘀、食滞、感染邪毒等。外感多因气血骤虚,卫外不固,外邪乘虚袭入,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肢体疼痛,无汗或咳嗽流涕,治宜养血祛风
陇,盛也,亦作高而隆起。《灵枢·营卫生会》:“夜半为阴陇。”谓夜半是阴气最隆盛的时间。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大四块瓦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拾遗》。即荜拨根,详该条。
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即阴痛。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上发背。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