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中心。其中心点为涌泉穴部位。《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邪走足心……。”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为白膜蔽睛之俗称,详该条。
【介绍】:见朱煜条。
见《新本草纲目》。为苦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疡医证治准绳条。
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正七品上。
见尚论篇条。
见《药材学》。为枣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从六品上。
病名。俗称搅肠痧、斑痧、乌痧胀。指突然腹中绞痛,吐泻不得的疾患。多因冷气搏于肠胃,或邪恶污秽之气郁于胸腹,闭塞经隧,气滞血凝,中气拂乱所致。《诸病源候论·干霍乱候》:“干霍乱者,是冷气搏于肠胃,致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