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卷十三方。黄连(酒洗)、黄芩(酒洗)、栀子(姜制,炒黑)、滑石、知母(盐酒拌)、犀角、甘草、人参、麦门冬、茯神各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灯心一握。水煎服。治伤寒热传手少阴心经,神昏。
亦称肝中风。泛指风邪入中于肝发生的症候。《太平圣惠方·治肝脏中风诸方》:“夫肝中风者,是体虚之人,腠理开疏,肝气不足,风邪所伤也。其候筋脉拘挛,手足不收,厉风入肝,坐踞不得,胸背强直,两胁胀满,目眩心
即凫骨。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小白撑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豨莶之别名,详该条。
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与火的生克关系,来比喻心火与肾水、肾阴与肾阳的相互关系。互相协调,维持生理的动态平衡,称相济;互相失调称不济。参见水火不济、心肾不交、水亏火旺各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翠云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疝气。《育婴家秘》:“肝主怒,病则性急大叫哭,甚则卵肿,俗呼气卵是也。”参见气疝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①指黑睛的外伤,“谓被物触打在风轮”(《张氏医通》卷八)。②泛指眼珠的损伤。
书名。清·程云来问,喻嘉言答(此即《尚论后篇·答问篇》)。1768年程氏提出有关伤寒发病、病理、临床辨证和治疗等多方面的疑问共16问,喻氏一一予以答辨。28年后,复由徐彬传录刊行,题名《伤寒抉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