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痞气丸

痞气丸

药方名称痞气丸

处方大乌头7.5克(炮,去皮、尖)附子15克(炮,去皮、脐)赤石脂(煅,醋淬)川椒(炒出汗)干姜(炮)各60克 桂心15克

制法上药研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脾积。胃脘有块,覆大如盘,久久不愈,四肢不收,黄疽消瘦,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脉浮大而长者。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用米汤送下,渐加至10丸。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猜你喜欢

  • 参耆槐角汤

    药方名称参耆槐角汤处方人参1钱5分,黄耆1钱5分,生地黄1钱,川芎1钱,当归1钱2分,升麻1钱,条芩1钱(炒),枳壳1钱(炒),黄连1钱(炒),槐角1钱。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凉血。主痔疮。用法用量水

  • 济阴百补丸

    药方名称济阴百补丸处方当归(酒洗,晒干)6两,熟地(酒洗)1钱,香附子1斤(分4制:醋、酒、童便、盐水各浸3日,炒干),白芍药(酒炒)1钱,川芎1钱,益母草(5月5日采者佳,忌铁,净末)半斤,甘草(炙

  • 姜附四君子汤

    药方名称姜附四君子汤别名姜附四君汤处方干姜、附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功能主治寒气霍乱;半产,身热面赤,脉沉而细。用法用量姜附四君汤(《竹林女科》卷二)。《竹林女科》本方用量:人参、白术(蜜炙)

  • 化蛊丸

    药方名称化蛊丸处方三棱(煨)、莪术(煨)、干漆(炒尽烟)、硇砂、虻虫(糯米炒)、水蛭(石灰炒)、琥珀、肉桂、牛膝(去芦,酒炒)、大黄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用生地黄自然汁和米醋调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

  • 集圣汤

    药方名称集圣汤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锉)1两,荜澄茄1分。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脾胃气不足,风冷乘之,与正气交击,心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

  • 白银汤

    药方名称白银汤处方纹银不拘多少(或用银器一件亦可)、薄荷、灯草。功能主治小儿微有惊风,夜啼,体热不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黄白僵蚕散

    药方名称黄白僵蚕散处方人参3钱,黄耆5钱,当归3钱,厚朴1钱,桔梗1钱5分,白芷1钱,僵蚕1钱。功能主治瘰疬疮破,久不收口。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五

  • 擦牙漱津方

    药方名称擦牙漱津方处方石膏4两(煅过),青盐1两(炒),黄柏2两(盐酒炒黑色),川椒(炒去汗,去目,取红末)3钱,杜仲2两(盐水炒断丝)。功能主治滋阴清火,永无痰火之患。主用法用量每清晨洗面时取少许擦

  • 黄花菜

    药方名称黄花菜处方鲜黄花菜50克(干品20克)食盐适量制法将黄花菜加水适量煎煮,食盐调味。功能主治清热,消肿,利尿养血平肝。适用于流行性腮腺炎。用法用量吃菜喝汤,每日1次。摘录《民间方》

  • 百药煎油膏

    药方名称百药煎油膏处方百药煎15g,白矾6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湿疹。用法用量油调外搽。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