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症因脉治·短气论》。指因内伤而致气短不足以息者。有实邪短气与气虚短气之分。详各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永新(今江西永新)人,生平不详。继承其曾祖父名医旷处良的医术,以医名。
色诊之一。五脏反映于外的正常颜色。《灵枢·五色》:“真色以致,病色不见。”
煎服法之一。即焗服。对含有挥发油或容易出味,用量较少,久煎失效的药物,如西红花、肉桂、番泻叶等可用泡服法。泡时用半杯开水或将煮好的一部分药液趁热浸泡(加盖,以减少挥发油的挥发)。
【介绍】:见朱煜条。
见《河北药材》。即枸杞子,详该条。
见《四川中草药通讯》(1):30,1972。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受风冷即发喘嗽。《万病回春》卷四:“冷风嗽者,遇风冷即发痰多喘嗽是也。”治宜三拗汤、五拗汤等。参见咳嗽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庵摩勒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一。即生于胃俞、肾俞之疽。证治同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