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猫头

猫头

药材名称猫头

拼音Māo Tóu

出处《纲目》

来源为猫科动物头骨

性味①《纲目》:"甘,温,无毒。"

②《陆川本草》:"甘酸,微温。"

功能主治治瘰疬,痈疽,恶疮,痔疾。

①《纲目》:"治心腹痛,杀虫治疳,及痘疮变黑,瘰疬鼠瘘,恶疮。"

②《陆川本草》:"生肌收口,治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烧灰为末,2~3钱。外用:烧灰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瘰疬:猫脑(《圣惠方》作’猫脑骨,炙黄’)、莽草二昧等分。为末,着孔中。(《千金方》)

②收敛痈疽:猫头一个(煅研),鸡子十个(煮熟,去白,以黄煎出油)。入白蜡少许,调灰敷之,外以膏护住。(《医方摘要》)

③治对口毒疮:猫头骨烧存性研,每服三、五钱,酒服。(《便民食疗》)

④治走马牙疳:黑猫头烧灰,酒服方寸匕。(《寿域神方》)

⑤治小儿阴疮:猫头骨烧灰敷之。(《纲目》)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百尾笋

    药材名称百尾笋拼音Bǎi Wěi Sǔn别名石竹根(《草木便方》),竹林梢、万花梢(《分类草药性》),黄牛尾巴(《贵州民间方药集》),竹林霄(《四川中药志》)。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万

  • 白石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花药材名称白石花别名石花、石衣、虾蟆皮来源地衣类梅花衣科梅花衣属植物白石花Parmelia tinctorum Despr.,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甘、凉。功能

  • 扭筋草

    《中药大辞典》:扭筋草药材名称扭筋草拼音Niǔ Jīn Cǎo别名老鸦酸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紧密酢浆草的全草。春末夏初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地下根茎细长,疏被

  • 木竹子皮

    药材名称木竹子皮拼音Mù Zhú Zi Pí别名山竹树皮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木竹子Garcinia multiflora Champ.及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 Ch

  • 栀子根

    药材名称栀子根拼音Zhī Z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原形态山栀

  • 广藿香

    《中国药典》:广藿香药材名称广藿香拼音Guǎnɡ Huò Xiānɡ英文名HERBA POGOSTEMONIS别名藿香、排香草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

  • 多裂委陵菜

    药材名称多裂委陵菜别名白马肉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多裂委陵菜Potentilla multifida L.,以带根全草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杀虫。用于肝

  • 小伸筋草

    《中药大辞典》:小伸筋草药材名称小伸筋草拼音Xiǎo Shēn Jīn Cǎo别名英雄草(《广西植物名录》)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短冠草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原形态直立草本,高30~5

  • 五叶薯

    药材名称五叶薯拼音Wǔ Yè Shǔ别名毛狗苕、玉苁蓉、朱砂莲、毛团子、蓑衣包、血参、苦卡拉来源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五叶薯蓣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corea pentaphylla L

  • 粟糖

    药材名称粟糖拼音Sù T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子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功能主治《纲目》:"主痔漏脱肛,和诸药熏之。"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