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高濂条。
明代医学分科的一种。明太医院内共设十三科,疮疡为其中之一。是专门治疗肿疡、溃疡、金疮等疾患的。相当于现在的外科。参见十三科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即梦遗。详该条。
【介绍】:见王执中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坠睛。详该条。
病名。《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古无疔字,丁通疔,泛指外科证情较重之多种疮疡。《疡医准绳》卷二:“大抵如豆、如臼、如箔金、如茱萸、如石榴籽或发疹搔破而青黄赤色汁出,或衣服触着而疼痛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黑脂麻之别名,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龙船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经逢原》。为猫胞衣之简称,详该条。
①(cóng)。①顺从。与逆相对。《素问·生气通天论》:“气血皆从。”②正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③指采取某种处理方式或原则,即选用之意。《脾胃论》:“此湿胜,从平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