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受寒所致咽喉生疮而失音。《世医得效方》卷十七:“咽喉生疮、冷闭,声不出者,秘传降气汤去陈皮加黄芩煎。”仍于喉下咽管口灸三壮即愈。
八方。《素问·五运行大论》:“临观八极。”张志聪注:“地之八方也。”
病名。指喉痹之色淡红者。多由伤寒时邪未尽之故。症见咽喉肿起,疼剧,色淡红,饮食吞咽有碍;身发寒热;呕吐、目赤,脉数者,恐有斑毒在内,可急针少商、商阳、关冲、少冲左右八穴,或患处挑破。内服宜用解毒消肿。
脉诊上用以推断疾病预后依据之一。《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五脏四时之脉,皆以胃气为本,“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有胃气的脉,在平脉指不浮不沉,不急不徐,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在病脉
指由于邪热郁于少阳经而产生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心烦,胁痛等症,热邪介于半表半里。治宜小柴胡汤。
【介绍】:汉代医生。讲求服食导引之术,兼通医道。
脉象之一种。寸关尺三部按之皆无,寻至尺后才觉察。平人见此为体质之特征,病人见此者,为阴阳不和之象。《难经·二十难》:“脉有伏匿,……谓阴阳更相乘,更相伏也。”
人体部位名。①指会阴深部。《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滑伯仁注“纂内深处为下极”。②指长强穴。杨玄操注:“下极者,长强也。”③张介宾:“下极,两阴之间,屏翳处也。”即会阴穴部位。④指
为肩关节脱臼整复后的验证法。见《陈氏秘传》。当肩关节脱臼整复后,医者一手按其患肩,他手握患侧腕部,使患手上至脑后,下过胸前,再反手于背。如无障碍,即认为已复其位。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半边旗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