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气血少弱,骨木不荣,由肾气未成,肝肺壅热上冲于脑,遂令发枯,骨髓不足而囟不合。即解颅,详该条。
【介绍】:见何曾条。
证名。出《素问·气穴论》。筋缩的别称。指筋脉挛急不舒。详筋缩条。
详清法条。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霍乱痧,痛而不吐泻者,名干霍乱,毒入血分也,宜放痧。新食宜吐,久食宜消,食积下结宜攻。痛而吐泻者,毒入气分也,宜刮痧;有痧筋则放,宜调其阴阳之气。须知肠胃食积,
见《增订伪药条辨》。即西洋参,详该条。
即一孕生三婴。
见《本草便读》。为桑螵蛸之别名,详该条。
见《集验简易良方》卷一。即蟾酥丸第六方,见蟾酥丸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九。即髌骨脱位。详脚膝出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