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指下疳生于阴茎上者。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丁香阿魏丸,见该条。
元代医官职称。系官医提举司之主要负责官员,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为从六品。
又称透脓。外科治法之一。即重用透脓药如山甲、皂刺之类,使已成脓之疮疡外溃,达到脓出毒泄,肿退痛止的目的。方如透脓散。
【介绍】:隋代外科医家。撰有《疗痈疽诸疮方》二卷。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瓜子金之别名,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指经漏。详该条。
【介绍】:三国魏针灸医生。高句骊国(今朝鲜)人。佚名。约生活于公元三世纪。善用针,取寸发斩为十余段,以针贯取之,言发中虚,其妙如此。
【介绍】:见王肯堂条。
病名。又称消中、痟中、消脾。《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消渴论》:“中消者胃也,渴而饮食多,小便黄。”本病以善饥多食,形体消瘦为主要症候,或见小便甜,或因脾胃燥热所致。治宜清胃泻火,滋阴润燥。用白虎汤、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