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清邪

猜你喜欢

  • 唇槁腊

    证名。为唇干枯之候。《灵枢·寒热病》:“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

  • 俞度

    五度之一。出《素问·方盛衰论》。度量病人脏腑经络的俞穴,为针灸治疗的重要步骤。《灵枢·本输》、《素问》的《气穴论》、《气府论》等篇,记载了人体经脉的重要俞穴及其部位。

  • 香瓜藤

    见《江苏中医》(5):31,1960。为甜瓜茎之别名。详该条。

  • 胆惊

    脏腑惊证之一。出《小儿病源方论》。详脏腑惊证条。

  • 视衣

    解剖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泛指今之脉络膜、视网膜。

  • 太医院译史

    元代医官职称。为低级官员,共2人。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

  • 机关

    ①经穴别名。《备急千金要方》:“卒中风口噤不得开,灸颊车二穴。穴在耳下八分,小近前。”又《千金翼方》:“凡卒中风口噤不开,灸机关二穴,在耳下八分近前。”两者内容相同。《针灸资生经》等据此将机关作颊车别

  • 几希录良方合璧

    书名,清·张惟善辑,刊于1821年。首卷内容与医学无关,多属宣扬旧伦理的歌赋。卷1~2为验方选,包括治头、眼、耳、鼻、口、舌、牙齿、咽喉等各科病证选方,约800余首。末附庄一夔《遂生编》。

  • 难经经释

    书名。2卷。清·徐大椿撰于1727年。徐氏注释《难经》以《内经》理论为本,对照《内经》、《难经》二书有关内容,阐发义理及其学术渊源,颇有参考价值。但作者提出“《难经》之必不可违乎《内经》”的观点是错误

  • 萤火丹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丹初发由髂部上延至肋下或髆转至胁者。治宜赤小豆一合,硝石半两,寒水石一分,研为细散,以冷水调下半钱,每日三次服,以小儿大小可酌情增减。外治以灶中黄土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