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①状似结胸,心下痞硬,按之痛,时时下利,饮食如故,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紧细小。多因太阳病误下,邪气乘虚入里,与阴寒互结所致。治宜温脏散结。《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
会阴部。位于前后阴之间。《素问·骨空论》:“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见《医宗金鉴·儿科心法要诀》。①指婴儿生下后不啼。即初生不啼。详该条。②指产妇将胎儿娩出后出现的昏迷不知人事。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足上廉二穴,一名上巨虚。”见该条。
病证名。出《素问·平人气象论》。亦称头疼。凡整个头部以及头的前、后、偏侧部的疼痛,总称头痛。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此。凡六淫外感,脏腑内伤,导致阳气阻塞,浊邪上踞,肝阳
【生卒】:十世纪【介绍】:五代后蜀医家。撰有《保童方》。已佚
见《本草纲目》。即山柰,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敦疽。见该条。
骨名。指下颌骨体。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