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一方。白豆蔻(研)、茯苓、姜半夏、生姜。水煎,冲磨沉香汁服。治小儿乳,面色青白,粪青多沫,手足指冷。
见《草药手册》。为木芙蓉花之别名,详该条。
为一软骨,状如马蹄,系于舌根,筋脉相连。司舌之活动,与饮食和发音均有关系。
亦称热盛风动。指温热病的高热期出现壮热、昏迷、筋脉强急、抽搐、甚则角弓反张等症状。多因邪热炽盛,伤及营血,燔灼肝经所致。临床多见于小儿高热惊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中毒性痢疾、败血症等。
病名。鬲,通膈。即膈消,详该条。
见《活幼心书》。为独活之处方名,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七方。青黛、杏仁(以牡蛎粉炒)各一两。为细末,研匀,黄蜡化和,作三十饼,每服一饼,以干柿半个夹定,湿纸包,煨香嚼食,粥饮送下,日三次。治肺热咯血。
见《本草备要》。即茯神木,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见《闽东本草》。为胡枝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