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附散

桂附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桂心30克附子30克(去皮、脐,生)白矾60克细辛30克白芷30克五加皮60克桑叶6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伤折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度用药90克,入葱连根10茎,以水66.5升,煎十余沸,渐添,淋熨。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圣惠》卷六十七: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僵蚕1两(微炒),蒲黄1两,茅根1两(锉),古铜末1两,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腕折,筋骨伤损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会约》卷八: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肉桂(去粗)3钱,制附子(或用生者,焙干)3钱,干姜(炒黄)1钱,白豆蔻肉(炒)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饮食一下,痰水同吐,多而且冷,药下亦吐,火将息矣。

用法用量时常挑于口中,以火酒运下。

摘录《会约》卷八

《青囊立效秘方》卷一: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川乌1钱5分,草乌1钱5分,丁香1钱,肉桂2钱,生南星1钱5分,干姜2钱,牙皂1钱5分,白芥子1钱5分,唐阿魏2钱,吴萸1钱,细辛1钱,火消1钱5分,附子2钱,银朱1钱5分,毛菇1钱5分,原寸3分。

制法上为细末,乳至无声。

功能主治阴疽,流注痰块,及一切风寒湿痹,周身串痛。

摘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圣惠》卷十:桂附散

药方名称桂附散

处方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中风,身体疼,不烦躁,能自转侧,脉浮虚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衣覆出汗。

摘录《圣惠》卷十

猜你喜欢

  • 花叶散

    《绛囊撮要》:花叶散药方名称花叶散处方鲜侧柏叶、瓦花。制法共打烂,加大黄末和匀。功能主治火丹。用法用量醋调敷。摘录《绛囊撮要》《普济方》卷二九二引《仁存方》:花叶散药方名称花叶散处方黄蜀葵15朵(去蒂

  • 大黄蚀肉膏

    药方名称大黄蚀肉膏处方大黄1两,附子1两,菵草1两,芎?1两,雄黄(研)1两,真珠末1两,白蔹2两,白蔹2两,矾石(研)2两,黄芩2两,漆头2两,芦茹(末)2两,雌黄(研)1两。制法上11味,以猪脂1

  • 羖羊角汤

    药方名称羖羊角汤处方羖羊角(镑)1两半,萎蕤1两半,木通(锉)1两半,甘菊花1两,泽泻1两,大黄(锉,炒)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肝肺实热,目生白翳。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

  • 加减平阳汤

    药方名称加减平阳汤处方葛根3钱,云苓5钱,甜白术5钱,麦冬5钱,川贝母3钱(去心,研),生石膏3钱,柴胡1钱,枳壳1钱5分,橘红1钱5分。功能主治疟疾。初病令人先寒洒浙,洒浙寒甚,发热头痛鼻于,渴欲饮

  • 还睛补肝丸

    《圣济总录》卷一○二:还睛补肝丸药方名称还睛补肝丸处方白术、细辛(去苗叶)、当归(切,焙)、决明子(微炒)、芎?、白茯苓(去黑皮)、羌活(去芦头)、五味子、人参、菊花、防风(去叉)、地骨皮、苦参、玄参

  • 消暑圆

    药方名称消暑圆处方半夏(醋五升煮干)、甘草(生)、茯苓(去皮),各半斤。炮制上细末,生姜汁作薄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伤暑,发热头疼。中暑为患,药下即苏,伤暑发热头疼,用之尤验。夏月常服,止渴利

  • 京红粉药捻

    药方名称京红粉药捻处方京红粉1两。功能主治化腐提毒。主阳症窦道,瘘管,脓疡,脓毒未净。注意脓腐已尽及对汞剂过敏者勿用。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 救斑再苏汤

    药方名称救斑再苏汤处方玄参3两,升麻3钱,荆芥3钱,黄连3钱,黄芩3钱,麦门冬3两,天冬1两,青蒿1两。功能主治中暑忽倒,口吐白沫,将欲发狂,身如火烧,紫斑灿然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六

  • 唾调散

    药方名称唾调散处方五味子末功能主治治风毒流行,谷道生泡,痒而复痛。用法用量津唾调抹。备注方中五味子《普济方》卷三○一作“五倍子”。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五

  • 驱痰饮子

    药方名称驱痰饮子处方天南星10片(汤浸七次)半夏(汤洗七次)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30克 赤茯苓草果(去壳,切碎)各15克制法上六味,哎咀。功能主治治痰饮内停,头痛背疼,饮食呕恶者。用法用量每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