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暴盲

暴盲

病证名。多因肝气上逆,气滞血瘀元气亏损所致。《证治准绳·杂病》:“平日素无他病,外不伤轮廓,内不损瞳神,倏然盲而不见也。”指眼外观正常而视力骤降者。本症可见于今之急性视神经炎、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等病。因肝气上逆所致者,宜疏肝理气解郁,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因气滞血瘀所致者,宜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用生蒲黄汤加减;因元气亏损所致者,宜大补元气,用独参汤生脉散加减。

猜你喜欢

  • 阳明脉解篇

    《素问》篇名。吴崑注:“解,释也。是解释阳明经为病之义。”本篇分析阴阳经脉的实热证状和病理变化,说明阳明病恶木、恶火、恶人的道理,故名。

  • 补血

    补法之一。亦称养血。是治疗血虚证的方法。症见面色萎黄、唇爪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气短以及妇女月经愆期,色淡量少,甚至闭经,唇舌色淡,脉细。常用方如归脾丸、四物汤、当归补血汤。

  • 伤寒六法

    指伤寒病汗、吐、下、和、温、清等六种治法。

  • 博爱心鉴

    书名。又名《痘疹博爱心鉴》、《痘疹全书博爱心鉴》。明·魏直撰于1525年。此书专治痘疹,作者认为痘本于气血,治痘首先应扶正抑邪,其辨症治疗有顺、逆、险三法。治法以温补为主,并以保元汤为治痘的主方,虽有

  • 任脉

    奇经八脉之一。代号RN。《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本脉自小腹内起始,下出于会阴部,向前上行于阴毛部位,沿着腹里,经过关元,沿腹正中线

  • 和安大夫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翰林医官院。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胎前腰痛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腰痛。详该条。

  • 三十六根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为三十六荡之别名,详该条。

  • 朱虚方

    【介绍】:见朱巽条。

  • 冲气犯肝

    冲脉病误治变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冲脉病源流》:“汗之伤血而引肝上逆,故头眩,汗不出,筋惕肉瞤。下之伤气,故腹内拘急,食下动气反剧,身虽有热,卧则欲踡,皆冲气犯肝,肝受其害所见之症也。宜防风白术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