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证治准绳·疡医》卷四。即涌泉疽。见该条。
即疫疠之气。见疠、戾气各条。
病证名。出《痘疹经验良方》。痘疹出后,其毒当敛不敛,复入于里者,谓之倒敛,多见于元气素弱,又不食,常自利以致气馁,不能托毒外出者。治以益气托毒为宜,如异功散加黄芪、当归。
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一。即砭镰法。见该条。
同肾阳虚衰。详该条。
①身体部位。①四海之一。指膻中。又名上气海。是宗气会聚发源之处。《灵枢·海论》:“膻中者,为气之海。”②指丹田。又名下气海(《类经附翼》)。参见丹田条。②经穴名,代号RN6。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脖胦
【介绍】:宋代医家。精通医术,善治疮痈等外科病。常热心为人治病,不计报酬。
由于先天性畸形,尿门无孔,以致婴儿出生后小便不通,宜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①见《救荒本草》。为望江南子之别名。②见《本草原始》。即槐角。各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包括产后心包络痛、产后真心痛。多因素有宿寒,产后体虚,寒搏于血,血凝不行,上冲心之络脉;或气血大虚,寒搏于血,血与寒凝,伤及心经所致。血与寒凝,伤于心之络脉者,亦称心包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