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白藓皮之别名,详该条。
即达原饮第一方,见达原饮条。
病证名。出《肘后方》。其证心神惛塞,精神闇钝,多忘善误。因禀性阴阳不和所致,亦有因病而成者。《幼幼新书》治用远志末服,及孔子大圣智枕中方(茯苓、人参、茯神、菖蒲、远志)。又可用牛心、马心、猪心、鸡心焙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恶露不下。参见产后恶露不下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芒种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草药》。为半边莲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指疳气下注入阴,致使阴囊水肿呈黄亮色者。多由疳疾脾胃虚弱,以致水湿下注所致。临床可伴有局部肿痛,小便不利,或瘙痒等。治宜化气利湿,用五苓散;外用蛇床子煎水淋洗。
证名。出《灵枢·淫邪发梦》。又名肺气实。指肺经邪气盛实的证候。《诸病源候论·肺病候》:“肺气盛,为气有余,则病喘咳上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踹胫足皆痛,是为肺气之实也。”参见肺病、肺实条。
古针具名。《灵枢·九针十二原》:“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意同微针,见该条。
经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尺泽,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