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羊血

山羊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羊血

药材名称山羊血

拼音Shān Yánɡ Xuè

别名羊血

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的血液干块。四季均可,鲜血晒干,切小块即得。

性味咸,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用于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吐血,衄血,便血。

用法用量1~2钱,酒冲服或入丸剂服。

备注(1)山羊Capra hircus L.的血液干块亦同作山羊血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山羊血

药材名称山羊血

拼音Shān Yánɡ Xuè

出处《本草汇言》

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一般采用套索、下网和陷阱等方法猎取。捕得后,用注射器刺入心脏,抽取心血;或杀取鲜血。置盆内晒干后切成小块。也可将鲜血复灌于刮净油脂的羊肠内,扎成3~4厘米长的小节,晒干后取出。

原形态肯羊,又名:野羊(《字林》)、山羊(《日用本草》),斑羚。

体长0.9~1.1米,尾长13~17厘米,雌者较小。四肢短。眶下腺退化。雌雄均有角,角短而直,长10~14厘米,色黑,斜向后方,二角基部很靠近,除尖端外,其余部分都有横棱。通体毛色灰棕褐色,底绒灰色。额、下颊及喉部均呈棕色,喉后部有一块白色大斑。尾基部近乎灰棕色,末端棕黑色。

多栖于高山森林,也常在山顶裸岩一带。夏日居于岩洞,冬季下到森林。善爬悬崖,早晚觅食。冬季以树枝、地衣、苔藓等为食,春、夏、秋食草类及果实。冬季交配,怀孕期6个月,每胎产1~2仔。

本动物的角(山羊角)、肉(山羊肉)、肝(山羊肝)、脂肪油(山羊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分布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湖北、浙扛、广东、广西、西藏、四川、云南等地。产四川、广西、云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地。

性状干燥血,呈块状或片状,黑褐色或深紫色,稍现光泽。体轻。气腥。以色深紫有光泽者为佳。以清水一碗,入血少许,其血即由碗底上升成线形血丝不散者为真。

性味咸,热。

①《本草汇言》:"味甘,性热,无毒。"

②《玉楸药解》:"味咸,甘,气平。"

⑧《本草再新》:"味甘,性大热,有小毒。"

归经入心、肝经。

①《本草新编》:"入肺、心二脏。"

②《本草再新》:"入肝、胃二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通络,解毒。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痈肿。

①《本草汇言》:"能活血、散血,如跌扑内损,血胀垂绝,或内伤藏腑筋骨膜络,外损血脉破裂,皮肉色变,气将绝者,用一、二厘,温酒调化,灌入喉中。"

②《药性考》:"疗跌扑损伤,咯、吐、呕、衄、便溺诸血,能止血消瘀。"

③《祝穆试效方》:"能解鲜菌、河鲀毒。"

④《黑龙江中药》:"疗妇女经血病。"

⑤《四川中药志》:"治一切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酒化0.3~1钱;或入丸剂。

注意阴虚血热者慎服。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山羊血一钱,三七三钱。为末。黑糖五钱,童便一合,酒一碗,调匀饮之,不必大醉。(《洞天奥旨》山羊酒)

②活血散瘀,续筋接骨:山羊血、脆蛇三七。共为末,兑酒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软组织损伤:青羊血卫矛皮、赤芍、铁棒七。研末,冲酒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④治吐血:广西真山羊血。临卧时每服三分,能引血归源。(《蒋莘田经验方》)

⑤治急心痛:山羊血一分。烧酒化下。(《年希尧集验良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羊血

药材名称山羊血

拼音Shān Yánɡ Xuè

英文名Goral Blood

别名原动物青羊又名:野羊、山羊、斑羚

出处出自《本草汇言》1.《粤西偶记》:山羊,生得剖者,心血为上,余血亦佳。如跳坠山谷跌死者,速剖之,其血已凝,力为又次。2.《本经逢原》:山羊,苗人以麋竹通节削锋利,活刺心血收干者良,宰取者不堪用。3.《纲目拾遗》:山羊血,以产滇、黔及蜀者佳,其血成条,深紫有光,他省产者,较次于滇、黔山羊血。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青羊、北山羊及盘羊的的血。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Naemorhedus goral Hardwicke2.Capra ibex Linnaeus3.Ovis ammon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取鲜山羊血盛在平底器思皿中晒干,节成小块或将血灌入羊肠内,用绳扎成3-4cm长的小节,晒干后取出。

原形态1.青羊,体长0.9-1.1m,尾长13-17cm,重约30kg。四肢短,蹄狭窄。眶下腺甚为退化,有足腺,无鼠踩腺。雌雄皆有角,角短而直,斜向后上方伸出,二角基部很靠近,尖端略向下弯。余部角有环棱。一般身体色为灰棕色,个体有差异或呈深灰或为棕褐色。喉部后方有一白斑。四肢、腹部、尾几同身色。

2.北山羊,个体大,肩高约1m,尾长超过耳长,重40-50kg。雄羊颌下有须,长约15cm,雌羊须很短。无眶下腺,雄羊有尾下腺,前肢有足腺。雌性角小,雄性角发达,长达1m左右,斜向后方生长,形如弯刀,角横切面呈三角形,平面朝前,角上有许多大而显着之横棱。自头枕部沿背脊到尾基部,有一条黑色纵纹。胸部及腹侧黑色,腹面白色。四肢前面由上至下有黑棕色纵纹,尾向体背色,尾尖棕黑色。

3.盘羊,体形中等大,健壮,身高1.1m,长约1.5m左右。肩高大于臀高。耳较小,尾短不及耳长。雌雄均有角。雄性角粗大,尤以基部为甚。角往侧面弯曲成360度的圆形螺旋。角鞘外面有明显而狭的环棱。近基部则消失。角长1m。雌性角小,约为雄性角的1/5。体背浅灰棕或暗棕色,胸腹部黄棕色,下腹及鼠踩部白色,臀部有白斑。尾色与体背相似,尾上面并有一棕色中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较高的人迹罕至的山林中多在阳坡活动。居洞或岩石下,以草、树枝叶等为食。

2.栖息于高原岩石和石质流砂上,或沿荒裸地生活。喜登高山,可达海拔6000m高度。群居,以禾本科植物为食。

3.栖息于无林的高原、丘陵地带。以禾本科、葱属及杂草为食。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入陕西、甘肃、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等地。

3.分布于西北、华北入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其形状也有所不同。置器皿中多为不规则的碎块,其底面平滑,稍有光泽;装入肠中干燥者,则呈椭圆形。肠皮光亮,黑紫色。两端有许多皱纹及绳扎的痕迹。血块呈黑褐色或深紫色,略具光泽。体轻,易碎。气腥味咸。取山羊血少许,置于清净凉水中则有线形血丝由底部向上升起。许多假品可由此法鉴别,其血散开,无上升的线形血丝。

性味味咸;甘;性温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痛接骨。主跌打损伤;骨折;筋骨疼痛;吐血;衄血;呕血;咯血;便血;尿血;崩漏下血;月经不调;难产;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鲜血,酒调,30-50ml;干血,研末酒调,每次1-2g,每日3-6g;或入丸剂。

注意阴虚血热者慎服。

各家论述1.《本草汇言》:能活血、散血,如跌扑内损,血胀垂绝,或内伤藏腑筋骨膜络,外损血脉破裂,皮肉色变,气将绝者,用一、二厘,温酒调化,灌入喉中。2.《药性考》:疗跌扑损伤,咯、吐、呕、衄、便溺诸血,能止血消瘀。3.《祝穆试效方》:能解鲜菌、河鲀毒。4.《黑龙江中药》:疗妇女经血病。5.《四川中药志》:治一切痈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黑脂麻

    药材名称黑脂麻拼音Hēi Zhī Má别名胡麻、巨胜(《本经》),狗虱(《吴普本草》),鸿藏(《别录》),乌麻、乌麻子(《千金方》),油麻(《食疗本草》),交麻(《大业拾遗录》),黑芝麻(《

  • 粗叶木

    药材名称粗叶木拼音Cū Yè Mù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Lasianthus别名白果鸡屎树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粗叶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红鸡踢香

    《中药大辞典》:红鸡踢香药材名称红鸡踢香拼音Hónɡ Jī Tī Xiānɡ别名金背藤、红面将军、金耳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宜昌胡颓子的茎叶。全年可采。原

  • 球核荚蒾

    药材名称球核荚蒾别名六股筋、兴山绣球、水马蹄、鸡壳精、淮角筋来源忍冬科球核荚蒾Viburnum propinquum Hems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

  • 小鱼眼草

    药材名称小鱼眼草拼音Xiǎo Yú Yǎn Cǎo别名小鱼眼草、菊叶鱼眼草来源菊科鱼眼草属植物小鱼眼草Dichrocephala benthamii C. B. Clarke及菊叶鱼眼草D.

  • 娘娘菜

    药材名称娘娘菜拼音Niánɡ Niánɡ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薄蒴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yrodiclis holosteozides(C.A.Mey.)Fenzl ex F

  • 鹿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鹿仙草药材名称鹿仙草别名蛇菇来源蛇菰科蛇菰属植物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 f. 的全草。秋季采,洗净晒干。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壮阳补肾

  • 厚朴花

    《中国药典》:厚朴花药材名称厚朴花拼音Hòu Pò Huā英文名FLOS MAGNOLIAE OFFICINALIS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 白丁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丁香药材名称白丁香拼音Bái Dīnɡ Xiānɡ别名麻雀粪、家雀粪、树麻雀来源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粪便入药。山麻雀Passe

  • 卷伞菌

    药材名称卷伞菌别名卷缘网褶菌、落褶菌、台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网褶菌科卷伞菌Paxillus involutus (Batsch)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林内地上。分布于吉林、河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