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指面部泛现晦黑的病色。多因肾气耗损,血气失荣于面所致。可见于阴黄、黑疸等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亦多有此症候。如伴见身肿或额黑者,显示病势危重,预后不良。参见面色黧黑。
见《滇南本草》。为土茯苓之别名,详该条。
出《雷公炮炙论》。为赤车使者之别名,详该条。
名词。出《混俗颐生录·户内消息·禁忌消息》。指阴毛。
见《广东中草药》。为穿心莲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整理本。为马尿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兰台轨范》卷七。即半夏汤第一方,见半夏汤条。
病名。即转胞。《证治汇补·癃闭》:“转脬者,胞系转戾,脐下并急而痛,小便不通者是也。”详转胞条。
出《开宝重定本草》。为柽柳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医学纲目》。又名血痢、赤痢。为热毒内迫于血,肠络损伤,血从下泄所致。治宜凉血止痢。用茜根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