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太阳少阳并病

太阳少阳并病

病名。指太阳病证未解,而少阳病证已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景岳全书·伤寒典》:“如太阳先病发热头痛……后见耳聋胁痛,呕而口苦等证者,此太阳并于少阳也。”《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太阳与少阳并病,故见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之证。……苟不知此,而以头项强痛为太阳之邪,目眩胸满为少阳之邪,发其汗,两阳之邪乘燥入胃,则发谵语。”《伤寒溯源集·并病证治第十六》:“头项强痛,太阳证也,眩冒,少阳肝胆病也。……邪在太阳则当汗,邪在少阳则禁汗,太阳与少阳并病,亦不可汗。既不可汗,则两经郁经之邪无可解之法,故当刺大椎第一间及肺俞肝俞。”亦可用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兼散表邪。慎不可峻汗或攻下。参并病条。

猜你喜欢

  • 经络敏感现象

    即经络感传现象。见该条。

  • 灵液

    ①指唾液。《本草纲目·口津唾》:“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火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②汞的别名。

  • 李守道

    【介绍】:明医生。字存吾。浦城(今属福建)人。少治经史,因读华佗传,谓:狱吏畏法,不敢受遗书,曷不授吴普、樊阿,仅为五禽戏耶?攻读岐黄,细思《素问》、《灵枢》之旨,久之而悟。诊疗辨析阴阳,且试辄验,尤

  • 肩髃骨

    即髃骨。详髃条。

  • 风水

    病名,水肿病之一,亦称风,出《素问·水热穴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又:“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诸

  • 食指

    即手之第二指。

  • 产后喉中气急喘

    出《经效产宝·续编》。即产后孤阳绝阴。详该条。

  • 野朱桐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臭牡丹之别名,详该条。

  • 小茴香根

    见《四川中药志》。即茴香根,详该条。

  • 汗斑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十二。即紫白癜风。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