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太白米

太白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太白米

药材名称太白米

拼音Tài Bái Mǐ

别名百合

来源百合科假百合属植物百合Notholirion hyacinthinum (Wils.)Stapf以小鳞茎入药。秋末采挖,晒干去壳备用。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宽胸理气,止咳止痛。用于心胃气痛,胸闷,咳嗽,呕吐。

用法用量0.5~2钱,水煎服或研粉吞服4~8分。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太白米

药材名称太白米

拼音Tài Bái Mǐ

别名九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的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otholirion bulbuldiferum(Lingelsh.)Srearm[Paradisea bulbulifera Lingelsh;notholirion hyacinthi-num(Wils.)Stapf]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挖小鳞茎,去外皮,阴干。

原形态百合多年生草本。茎高60-150cm,近无毛。鳞茎呈窄卵形或近圆筒形,由基生叶的基部增厚套叠而成,外具黑褐色膜质鳞茎皮;须根极多,其上生有多数小鳞茎;小鳞茎卵形,淡褐色,直径3-5mm。基生叶数枚,带形,长10-25cm,宽1.5-2cm;茎生叶呈条状被针形。总状花序有花10-24朵;苞片叶状,条形;花梗稍弯曲;花淡紫色或蓝紫色;花被片呈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先端绿色;雄蕊与花被片近等长;子房淡紫色,柱头3裂,裂片稍反卷。蒴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有钝棱。花期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草丛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鳞茎含甾体生物碱:太白米甙甲

性味辛;甘;苦;微温

功能主治理气和胃;祛风止咳。主脘腹胀痛;呕吐;风寒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研末,1.2-2.4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苦石莲

    《中药大辞典》:苦石莲药材名称苦石莲拼音Kǔ Shí Lián别名石莲子(《生草药性备要》),老鸦枕头(《药材资料汇编》),土石莲子、青蛇子(《南宁市药物志》),猫儿核(《广西中药

  • 鲨鱼肉

    药材名称鲨鱼肉拼音Shā Yú Ròu别名鲛鱼肉来源药材基源:为皱唇鲨科白斑星鲨、灰星鲨、白斑色鲨等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ustelus manazo Bleeder2.Mustelus g

  • 峨眉蕨贯众

    药材名称峨眉蕨贯众拼音é Méi Jué Guàn Zhònɡ别名贯众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nathyrium acrostichoides(Sw.)Chi

  • 油茶子

    药材名称油茶子拼音Yóu Chá Zǐ别名茶子心、茶籽。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illia oleifera Abel[C.oleosa(Lour.)Rehd.

  • 臭柏

    《中药大辞典》:臭柏药材名称臭柏拼音Chòu Bǎi别名新疆圆柏、双子柏(《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阿尔叉、霍宁-阿尔茨(蒙名)。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柏科植物沙地柏的枝叶、球果。

  • 碱黄鹌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碱黄鹌菜药材名称碱黄鹌菜来源菊科碱黄鹌菜Youngia stenoma (Turcz.) Lede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性味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老白花树皮

    药材名称老白花树皮拼音Lǎo Bái Huā Shù Pí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羊蹄甲的树皮。全年可采。化学成分含鞣质10~15%。药理作用树皮及根有驱虫

  • 菠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菠菜药材名称菠菜拼音Bō Cài来源藜科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栽培。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滋阴平肝,止咳润肠。主治高血压

  • 高脚落山箕根

    药材名称高脚落山箕根拼音Gāo Jiǎo Luò Shān Jī Gēn英文名Bredia sinensis (Diels)H.L.Li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中华野海棠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自然铜

    《中国药典》:自然铜药材名称自然铜拼音Zì Rán Tónɡ英文名PYRITUM来源本品为硫化物类矿物黄铁矿族黄铁矿。主含二硫化铁(FeS2)。采挖后,除去杂质。性状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