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中风,发热,心烦,渴欲饮水,如水入即吐,称为水逆。因内有伏饮所致。宜通阳利水,用五苓散。《伤寒论条辨》卷一:“伏饮内作,故外者不得入也。盖饮亦水也,以水得水,
出《本草衍义》。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天象之一。指赤色的云气。《素问·五运行大论》:“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谓赤色的云气横亘于牛女二宿和奎壁二宿之间。
病名。癫病的别称。《石室秘录》卷六:“呆病如痴而默默不言也,如饥而悠悠如失也。意欲癫而不能,心欲狂而不敢。有时睡数日不醒,有时坐数日不眠。有时将己身衣服密密缝补,有时将他人物件深深藏掩。与人言则煎语而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一方。木通、生地黄、黄连、生甘草。加灯心,水煎服。治小儿心经有热而致的吐舌,面红烦渴,小便赤涩。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九。指生于两臂膊间的痈。长二、三寸,红赤高肿,疼痛无头,治以蓖麻子捣膏贴之。参见外痈条。
出《素问·六微旨大论》。即终之气。详该条。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外因感冒风邪发热,以致浸浸汗出的证候。临床可伴有间常昏睡的症状。当救表解肌,用百解散;或间投五苓散。
水泻的古称。又称注泄、泄注。出《素问·气交变大论》。因泄下如水注之状,故名。详水泻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