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淋之一。指淋症因气虚所致者。《证治准绳·淋》:“气虚淋,八珍汤加杜牛膝、黄芩汁煎服。老人气虚亦能淋,参、术中加木通、山栀。”参见气淋条。
病证名。指外感风热侵袭阳经的齿牙出血。《症因脉治》卷二十:“外感牙衄之症,身发寒热,烦闷不安,目痛头额痛,鼻干不眠,牙血暴出。”多因太阳表邪,侵入阳明,或阳明本经热甚所致。治宜清热解表,选用葛根羌活汤
病名。指疟疾之发于三阳经者。《症因脉治》卷四:“疟疾者,先寒后热,发作有定期,大约巳午未三时者多。若一日一作,太阳、少阳也;间日而作,阳明、少阳也;伸欠、恶寒头痛,太阳也;发热口渴,阳明也;有寒有热,
同脾气虚。详该条。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气穴论》。胸两旁的十二个穴位。详膺俞条。
病名。见《疡科准绳》卷四。即外踝疽。详附骨疽。
见伤山条。
见《救荒本草》。为蛇莓之别名,详该条。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为胡颓子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