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十方。地骨皮、黄连、黄芩、麦门冬、半夏、茯神、赤芍药、木通、生地黄、甘草各五分。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治心胆实热,口舌生疮,惊悸烦渴。
指阳明病的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在表现。《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阳明病多属里、热、实证。由于里热外蒸,可见内外俱热证候。身热汗自
眼科检查方法之一。见《银海精微》。主要观察目翳发生的部位、形态、大小、色泽等,以助辨证与治疗。
【介绍】:见葛应雷条。
小儿推拿方法名。《针灸大成》卷十:“小儿喉中气响,掐大指第二节。”
见《广西中药志》。为华山矾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磁石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即瞳神散大。详该条。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金星草项下。即发背。详该条。
【介绍】:见孙文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