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地笋

地笋

《中药大辞典》:地笋

药材名称地笋

拼音Dì Sǔn

别名地瓜儿、地瓜(《救荒本草》),地笋子、地蚕子(《草木便方》),地藕(《分类草药性》),水三七、野三七、旱藕(《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出处《嘉佑本草》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地瓜儿苗根茎。秋、冬采挖。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泽兰"条。

化学成分泽兰糖、葡萄糖、半乳糖、蔗糖、棉子糖、水苏糖等。

性味甘、辛,温。

①《嘉佑本草》:"温,无毒。"

②《救荒本草》:"味甘。"

③《纲目》:"甘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活血,益气,消水。治吐血,衄血,产后腹痛,带下。

①《本草拾遗》:"利九窍,通血脉,排脓治血。"

②《日华子本草》:"止鼻洪,吐血,产后心腹痛。"

③《分类草药性》:"和气养血,补精固气,治女子虚弱面白。"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虚弱,补中气,消水,疗白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地笋

药材名称地笋

拼音Dì Sǔn

英文名Rhizome of Shiny Bugleweed, Shiny Bugleweed

别名泽兰根、地瓜儿、地瓜地蚕子、地笋子、地藕、野三七、水三七、旱藕

出处出自《嘉佑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地笋和毛叶地笋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pus lucidus Turcz.Lycopus lucidus Turcz.var.hirtus Rege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7m。具多节的圆柱状地下横走根茎,其节上有鳞片和须根。茎直立,不分枝,四棱形,节上多呈紫红色,无毛或在节上有毛丛。叶交互对生,具极短柄或无柄;茎下部叶多脱落,上部叶椭圆形,狭长圆形或呈披针形,长5-10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枯形,边缘具不整齐的粗锐锯齿,表面暗绿色,无毛,略有光泽,下面具凹陷的腺点,无毛工脉上疏生白以柔毛。轮伞花序多花,腋生;小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刺尖,较花萼短或近等长,被柔毛;花萼钟形,长约4mm,两面无毛,4-6裂,裂片狭三角形,先端芒刺状;花冠钟形白色,长4.5-5mm,外面无毛,有黄色发亮的腺 点,上、下唇近等长,上唇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近圆形,2侧裂片稍短小;前对能育雄蕊2,超出于花冠,药室略叉开,后对雄蕊退化,仅花丝残存或有时全部消失,有时4枚雄蕊全部退化,仅有花丝、花药的残良;子房长圆形,4深裂,着生于花盘上,花柱伸出于花冠外,无毛,柱头2裂不均等,扁平。小坚果扁平,倒卵状三棱形,长1-1.5mm,暗褐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本变种与正种不同处在于:茎棱上被白色向上小硬毛,节上密集硬毛;叶披针形,暗绿色,两商渐尖,上面密被细刚毛状硬毛,下面主要在肋及脉上被刚毛状硬毛,边缘具锐齿,并有缘毛。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形似地蚕,长4-8cm,直径约1cm。表面黄棕色,有7-12个环节。质脆,断面白色。气香,味甘。

化学成分1.葡萄糖(glucose),半服糖(galactose),泽兰糖(lycopose),水苏糖(stachyose),棉子糖(raffinose),蔗糖(sucrose)[1,2],另含虫漆蜡(laccero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3]。

2.毛叶地笋 全草含挥发油和鞣质[4]。

性味味甘;辛;性平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益气利水。主衄血;吐血;产后腹痛;黄疸;朋肿;带下;气虚乏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9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浸酒涂。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利九窍,通血脉,排脓治血。

2.《日华子本草》:止鼻洪,吐血,产后心腹痛。

3.《分类草药性》:和气养血,补精固气,治女子虚弱面白。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虚弱,补中气,消水,疗白带。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稻谷芒

    《中药大辞典》:稻谷芒药材名称稻谷芒拼音Dào Gǔ Mánɡ别名稻稳(《日华子本草》),谷颖(《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果实上的细芒刺。功能主治《本草拾遗》

  • 马骨节

    药材名称马骨节拼音Mǎ Gǔ Jié别名理肺散、猴背、九子不离母。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密花火筒树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ea compactiflora Kurz[L.trifoliat

  • 《全国中草药汇编》:菱药材名称菱拼音Línɡ别名菱角、水菱角、风菱来源菱科菱属植物乌菱Trapa bicornis Osbeck,以果壳、果柄、果、茎及叶柄入药。秋末采集,除果鲜用外,其余分

  • 藤乌头

    《中药大辞典》:藤乌头药材名称藤乌头拼音Ténɡ Wū Tóu别名血乌、见血封喉(《中药材品种论述》),蔓乌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藤乌、羊角七(《药学学报》12(10):68

  • 山稔叶

    药材名称山稔叶拼音Shān Rěn Yè英文名Leaf of Downy Rosemyrtle, Leaf of Rosemyrtle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叶。拉

  • 条参

    药材名称条参拼音Tiáo Shēn别名雪条参、红条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伞状绢毛菊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roseris umbrella (Franch.)Stebb. [Crepisum

  • 毛轴碎米蕨

    药材名称毛轴碎米蕨拼音Máo Zhóu Suì Mǐ Jué别名舟山碎米蕨、细凤尾草、凤凰路鸡、铁线路鸡、小样线鸡尾来源蕨类中国蕨科毛轴碎米蕨Cheilanth

  • 镰叶马蔺根

    药材名称镰叶马蔺根拼音Lián Yè Mǎ Lì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膜苞鸢尾的根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cariosa Willd.ex Link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

  • 拘那花

    《中药大辞典》:拘那花药材名称拘那花拼音Jū Nà Huā别名九芎(《台湾府志》),苞饭花(《植物名实图考》),九荆(《植物名汇》)。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千屈菜科植物拘那花的花或根。原

  • 夜吹箫

    药材名称夜吹箫别名炮仗筒、来色木、梅竹叶来源忍冬科夜吹箫Leycesteria formosa Wall.,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破血,祛风,平喘。主治哮喘,风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