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土蜂

土蜂

《中药大辞典》:土蜂

药材名称土蜂

拼音Tǔ Fēnɡ

别名蜚零(《本经》),马蜂(《尔雅》郭璞注)。

出处《本经》

来源为土蜂科昆虫土蜂全虫

原形态体大,形圆长,长约2厘米。色黑,被细毛。前头部广阔,复眼1对,呈卵形,其内侧有凹入处。触角1对,上部呈黄色,雌者较粗而短。翅2对,亦褐色,膜质,不透明,翅脉粗。足3对,粗壮,后足胫节具长刺,跗节较长,多刺毛。腹圆锥形。其第3节常有赤黄色的斑纹2条,合成一带。

栖于砂地或朽木中,捕捉小虫为食。

本昆虫的幼虫(土蜂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烧末,油和敷蜘蛛咬疮。"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土蜂

药材名称土蜂

拼音Tǔ Fēnɡ

英文名Wasp

别名蜚零、马蜂、譠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穴居者名土蜂,赤黑色,最大,螫人至死,其子亦大白,功同蜜蜂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土蜂科动物赤纹土蜂和胡蜂科动物环黄胡蜂的全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colia vittifrons Sau.2.Vespula koreensis orbata Buysso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得意后用沸水烫死,晒干。

原形态1.赤纹土蜂,体长15-24mm,体黑色。头棕色,单眼3个,复眼肾形,唇基黑色,大颚发达,黑色,有3个黑色的齿,触角深褐色。中胸背板黑色,后小盾片三角形,足部股节黑色,胫节铁锈色,翅褐色,腹部第1-6节后缘红棕色,腹部具两个黄色斑点。

2.环黄胡蜂,体较大,长约17mm。头略呈卵圆形,复眼2个,单眼呈倒三角形,排列于两复眼顶部之间,触角1对。前胸背板黑色,但沿中胸背板处为黄色,光滑。中胸背板黑色。翅基片棕色,翅呈棕色。腹部3-6节背板全呈棕色,3-5节两侧隐有暗斑。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在土中筑多层巢。

2.单栖性,筑巢于地穴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江西、河南、广东等地。

2.分布于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虫体长20mm左右,黑色。复眼1对,呈卵形。触角12对,上部黄色,雌虫较粗短,翅2对,赤褐色,膜质,不透明。足3对。腹部第3节有两条赤黄色的斑纹。翅和头常缺失。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主痈肿作痛;丹毒;蜘蛛咬伤;蜈蚣咬伤;蝎子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烧末,油和敷蜘蛛咬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鹤藤根

    《中药大辞典》:白鹤藤根药材名称白鹤藤根拼音Bái Hè Ténɡ Gēn别名白膏药根。出处《本草求原》性味涩甘,平。功能主治宽筋壮骨,浸酒用。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

  • 驴肾

    药材名称驴肾拼音Lǘ Shèn来源奇蹄目马科驴Equus asinus L.,以雄性生殖器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滋阴补虚,强筋壮骨。主治阳萎,血虚气弱,骨结核,骨髓炎,妇

  • 西伯利亚蓼

    药材名称西伯利亚蓼拼音Xī Bó Lì Yà Liǎo别名剪刀股、野茶、驴耳朵、牛鼻子、鸭子嘴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用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西伯利亚蓼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

  • 海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参药材名称海参拼音Hǎi Shēn别名刺参、沙噀来源棘皮动物门刺参科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绿刺参(方柱参)Stichopus chloron

  • 风气草

    《中药大辞典》:风气草药材名称风气草拼音Fēnɡ Qì Cǎo别名汗苏麻(《贵州民间药物》),仁皂刺、乳痈药(《广西药植名录》)。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菊科植物下田菊的全草。秋季采收。原

  • 宽叶紫萁

    药材名称宽叶紫萁拼音Kuān Yè Zǐ Qí英文名Javanese Flowering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萁蕨科植物宽叶紫萁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mund

  • 桉叶

    《中药大辞典》:桉叶药材名称桉叶拼音ān Yè别名桉树叶(《现代实用中药》),蓝桉叶(《广西中药志》)。出处李承枯《生药学》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叶。全年可采,折取老叶,阴干或鲜用。原形态

  • 老枪谷根

    《中药大辞典》:老枪谷根药材名称老枪谷根拼音Lǎo Qiānɡ Gǔ Gēn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苋种植物老枪谷的根。原形态老枪谷(《龙沙记略》),又名:红苋菜、尾穗苋。一年生草本,高达1.5米。茎

  • 黑血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血藤药材名称黑血藤别名褐毛黎豆、肉麻绳、黑肉风、牛豆藤来源豆科黑血藤Mucuna castanea Merr.,以老茎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海南。性味涩,凉。功能主治清肺热,止咳,

  • 楼梯草

    药材名称楼梯草拼音Lóu Tī Cǎo别名细水麻叶、石边采、赤车使者、半边山、半边伞、到老嫩、冷子草、冷水草、龙含珠、上天梯、海马含珠、水芝麻叶、惊风草、大伞花楼梯草、拐枣七出处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