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咽喉科

咽喉科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宋代未独立设科,元、明代医学分十三科,始独立设咽喉科。参见十三科条。

猜你喜欢

  • 安蚘散

    《张氏医通》卷十四方。乌梅肉三钱,黄连、蜀椒、藿香、槟榔各一钱,铅粉、白矾各半钱。为末,每服三至四钱,水煎,空腹服。治吐蛔属热者。

  • 少理

    皮肤上细小的皱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面多少理。”

  • 撮捏押手法

    押手法之一。是以左手拇、食指将穴位处皮肤捏起以辅助进针的方法。多用于颜面皮肉浅薄需行横刺的穴位。

  • 青胡桃皮

    出《救急方》。即胡桃青皮,详该条。

  • 槐连豆

    见《中药材手册》。为槐角之别名,详该条。

  • 赵献可

    【介绍】:明代医家。字养葵,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活于十六世纪下半期。博览医书,并曾旅游于陕西、山西等地。在医理上,主要推崇薛己,对“命门”之说加以发挥。认为“命门”是人身脏腑之主,其意义甚至更重于

  • 疥疮

    病名。是一种传染性瘙痒性皮肤病。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多因风、湿、热邪郁于皮肤,接触传染而成。《诸病源候论》卷五十:“疥疮多生于足指间,染渐生至于身体,痒有脓汁……其疮里有细虫,甚难见。”已分辨出疥

  • 气由脏发

    气,指神气、精气。皆源于五脏。五脏精气的盛衰和病变,会反映到气色的变化(见《四诊抉微》)。

  • 盆肠生

    即盘肠生。详该条。

  • 四叶对

    见《安徽药材》。为银线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