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因潮热而引起的抽搐,由脾虚心热所致者。临床特点为每逢亥、子、丑时不甚抽搐,而卧不稳,身体温壮,目睛紧斜视,喉中有痰,大便呈银褐色,乳食不消,多睡,不纳津液。当补脾治心。补脾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多因肝经风热或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症见黑睛生星点状白翳,分布疏散,既不扩大,又不相连。《证治准绳·杂病》:“大凡见珠上有星一、二颗,散而各自生,过一、二日看之不大者方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赶风柴之别名,详该条。
脚气病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脚气病诸候》。由风湿毒气,搏于肾经所致。《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夫脚气肿满者,由风毒气搏于肾经。肾主于水,今为邪所搏,则经络壅涩,不能宣通水液,……致水气壅溢腑脏,浸渍皮
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五。即室女经闭。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六。即桡腕关节脱位。详手掌根出臼条。
【介绍】:见钱原濬条。
病证名。即小儿惊。出《诸病源候论》。详小儿惊条。
辨析疾病证候。为辨证论治的基本环节之一,参见辨证论治条。
见《外科正宗》。即皮肤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