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合欢花

合欢花

《中国药典》:合欢花

药材名称合欢花

拼音Hé Huān Huā

英文名FLOS ALBIZIAE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的干燥花序。夏季花开放时择晴天采收,及时晒干。

性状本品为头状花序,皱缩成团。花细长而弯曲,长0.7~1cm,淡黄棕色至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气微香,味淡。

鉴别(1) 本品粉末灰黄色。非腺毛单细胞,微弯曲,长81~447μm,直径8~16μm,壁较厚,表面有疣状突起,有的可见1~2菲薄横隔。草酸钙方晶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呈双锥形、类方形、长方形或菱形,直径3~31μm,含晶细胞成群或数个纵行排列。复合花粉粒呈扁球形,为16合体,直径81~146μm,中央8 个分体排列成上下交迭的十字形,其余8 个围在四周;单个分体呈类方形或长球形,外壁几光滑。花丝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或长方形,垂周壁平直,具纵向弯曲的细条状角质纹理。

(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放置1 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醋酸乙酯0.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合欢花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17:3)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解郁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

用法用量4.5~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合欢花

药材名称合欢花

拼音Hé Huān Huā

别名夜合花(《本草衍义》),乌绒(《雷公炮制药性解》)。

出处本草衍义

来源为豆科植物合欢花蕾。6月花初开时采的花,商品称合欢花,花未开时采的花蕾,商品称合欢米,除去枝叶,晒干。

原形态形态详"合欢皮"条

生境分部药材产浙江、安徽、江苏、四川等地。

性状①合欢花:干燥花序呈团块状,有如棉絮。小花长约0.8~1厘米,弯曲,淡黄褐色或绿黄色;花冠筒状,先端5裂,外面有长柔毛;花萼细筒状,绿黄色;雄蕊多数,花丝细长,伸出花冠外,交织紊乱,易断。微香。

②合欢米:干燥花蕾,青绿色,不分瓣。

性味甘,平。

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无毒。"

②江西《中草药学》:"甘,平。"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脾等经。"

功能主治舒郁,理气,安神,活络。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视物不清,咽痛,痈肿,跌打损伤疼痛。

①《本草便读》:"能养血。"

②《分类草药性》:"能清心明目。"

③《四川中药志》:"能合心志,开胃理气,消风明目,解郁。治心虚失眠。"

④江西《中草药学》:"解郁安神,和络止痛。治肝郁胸闷,忧而不乐,健忘失眠。有时还用于跌打损伤,痈肿疼痛。"

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咽喉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复方①治心肾不交失眠:合欢花、官桂、黄连夜交藤。煎服。

②治风火眼疾:合欢花配鸡肝羊肝猪肝,蒸服。

③治眼雾不明:合欢花、一朵云,泡酒服。(①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④治打搕损疼痛:夜合花末,酒调服二钱匕。(《子母秘录》)

⑤治腰脚疼痛久不差:夜合花四两,牛膝一两(去苗),红蓝花一两,石盐一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麸炒微黄),桂心一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温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圣惠方》夜合花丸)

备注四川地区尚用同属植物山合欢的花和花蕾。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合欢花

药材名称合欢花

拼音Hé Huān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Silktree Albizzia

别名夜合花、乌绒

出处出自《本草衍义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合欢的花或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采收和储藏:夏季花初开时采收,除去枝叶,晒干。

原形态合欢,落叶乔木,高可达16m。树干灰黑色;嫩枝、花序和叶轴被绒毛或短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较小叶小,早落;二回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长3-5cm,总花柄近基部及最顶1对羽片着生处各有一枚腺体;羽片4-12对,栽培的有时达20对;小叶10-30对,线形至长圆形,长6-12mm,宽1-4mm,向上偏斜,先端有小尖头,有缘毛,有时在下面或仅中脉上有短柔毛;中脉紧靠上边缘。头状花序在枝顶排成圆锥大辩论花序;花粉红色;花萼管状,长3mm;花冠长8mm,裂片三角形,长1.5mm,花萼、花冠外均被短柔毛;雄蕊多数,基部合生,花丝细长;子房上位,花柱几与花丝等长,柱头圆柱形。荚果带状,长9-15cm,宽1.5-2.5cm,嫩荚有柔毛,老荚无毛。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中南及西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1)合欢花 头状花序皱缩成团。花细长而弯曲,长0.7-1cm,淡黄棕色或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5小齿,疏生短柔毛;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疏生短柔毛;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或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冠筒外。体轻易碎。气微香,味淡。

(2)合欢米 花蕾米粒状,青绿色或黄绿色,有毛。下部1/3被萼筒包裹。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灰黄色。①非腺毛单细胞,微弯曲,长81-447μm,直径8-16μm,壁较厚,表面有疣状突起,有的可见菲薄横隔。②草酸钙方晶双锥形、类方形、长方形或菱形,直径3-13μm,含晶细胞成群或数个纵行排列。③复合花粉粒扁球形,为16合体,直径81-146μm,中央8个分体排列成上下交叠的十字形,其余8个围在四周;单个分体类方形或长球形,外壁几光滑。④花丝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或长方形,垂周壁平直,具纵向弯曲的细条状角质纹理。

化学成分花中鉴定了25种芳香成分,主要芳香成分为反-芳樟醇氧化物(linalooloxide),芳樟醇(linalool),异戊醇(isopentanol),a-罗勒烯(a-ocimene)和2,2,4-三甲基恶丁烷(2,2,4-trimethylixetane)等。此外,还含矢车菊素-3-葡萄糖甙(cyanidin-3-glucoside)。

药理作用抑制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合欢花煎剂灌服,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及被动活动,明显协同巴比妥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延长戊巴比妥钠、苯巴比妥钠所致小鼠麻醉时间,促使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异戊巴比妥钠引起小鼠麻醉,一次给药或连续给药3d均有显着效果。合欢花煎剂给家兔灌服未见脑电有明显改变,也无抗戊四氮所致小鼠惊厥作用。

性味甘苦;平;无毒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解郁安神,理气开胃,消风明目,活血止痛。主忧郁失眠,胸闷纳呆,风火眼疾,视物不清,腰痛,跌打伤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注意阴虚津伤者慎用。

复方1.夜合花丸(圣惠方),主治腰脚疼痛久不差。2.经验方:合欢花、官桂、黄连夜交藤。用于心肾不交失眠。3.验方(子母秘录),夜合花,为末,酒调服,主治跌打损伤疼痛。

各家论述1.《本草便读》:能养血。

2.《分类草药性》:能清心明目。

3.《四川中药志》:能合心志,开胃理气,消风明目,解郁。治心虚失眠。

4.江西《中草药学》:解郁安神,和络止痛。治肝郁胸闷,忧而不乐,健忘失眠。有时还用于跌打损伤,痈肿疼痛。

5.《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咽喉疼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斩妖剑

    药材名称斩妖剑拼音Zhǎn Yāo Jiàn别名真武剑、大石韦、老鹰七、大瓦韦、凤子木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狭基巢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ttopteris antrophyoide

  • 香叶根

    药材名称香叶根拼音Xiānɡ Yè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香叶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fragrans Oliv.[L.rosthornii Diels.]采收和储藏:全年

  • 肥荚红豆

    药材名称肥荚红豆别名鸭公青、青竹蛇来源豆科肥荚红豆Ormosia fordiana Oliv.,以茎皮、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苦、涩,凉。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急性肝炎,跌打

  • 虎尾轮根

    《中药大辞典》:虎尾轮根药材名称虎尾轮根拼音Hǔ Wěi Lún Gēn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猫尾射的根。性味甘,温。①《广西中药志》:"味甘,性温,无毒。"

  • 软水黄连

    《全国中草药汇编》:软水黄连药材名称软水黄连拼音Ruǎn 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土黄连、水黄连、软杆子水黄连来源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多枝唐松草Thalictrum ram

  • 丁萝卜

    药材名称丁萝卜拼音Dīnɡ Luó Bo别名小山萝卜、苦丁、灰地菜、野莴苣、野苦菜、蛾子草、高脚蒲公英、九刀参、八楞麻[江苏]来源菊科莴苣属植物台湾莴苣Lactuca taiwaniana

  • 水棉花

    《中药大辞典》:水棉花药材名称水棉花拼音Shuǐ Mián Huā别名满天星、花升麻、绿升麻、野棉花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背湖北银莲花的根、叶。夏、秋采收,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 南瓜瓤

    《中药大辞典》:南瓜瓤药材名称南瓜瓤拼音Nán Guā Rá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瓤。功能主治治烫伤,创伤。用法用量外用:捣敷。复方①治汤火伤:伏月收老南瓜瓤

  • 海蚯蚓

    药材名称海蚯蚓拼音Hǎi Qiū Yǐn英文名sea earthworm别名沙蠾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沙蠾科动物鸡冠沙蠾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enicola Cris

  • 万寿菊花

    药材名称万寿菊花拼音Wàn Shòu Jú Huā英文名Flower of Aztec Marigold别名臭芙蓉、金菊、黄菊、红花、柏花、里苦艾、蜂窝菊、金花菊、金鸡菊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