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古今录验方

猜你喜欢

  • 脾为吞

    五脏气逆证中,脾气上逆的症状,出《素问·宣明五气篇》。《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病而不能灌溉于四脏,则津液反溢于脾之窍口,故为吞咽之证。”临床多见于脾虚小湿不化患者。

  • 官桂

    出《本草图经》。为肉桂之药材名,详该条。

  • 人子须知

    见乐只堂人子须知韵语条。

  • 汪宏

    【生卒】:十九世纪中叶【介绍】:清末医家。字广庵。安徽人。精研望诊,撰有《望诊遵经》一书(刊行于1875年)。强调望诊在诊治疾病上的重要性,主张望诊为四诊之首。认为大至身体部位、坐卧居养、四时五方、气

  • 血之府

    指脉管。《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详脉条。

  • 齿黄

    证名。指齿牙不白而作黄色。多因口腔不洁,或胃中湿热熏蒸所致。治宜加强口腔清洁,或糯糠烧灰擦则齿白。

  • 气虚喘逆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喘症论》。即气虚喘。详该条。

  • 大荠

    出《尔雅》。为菥蓂之别名,详该条。

  • 脏真

    五脏的真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 胎嗽

    出《幼科发挥》。即百晬内嗽。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