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受盛之腑

猜你喜欢

  • 黄芥子

    见《中药志》。即芥子,详该条。

  • 石黄

    出《新修本草》。即雄黄,详该条。

  • 佐脾丸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方。山楂肉三两,莱菔子、连翘、陈皮各五钱,赤茯苓、半夏各二钱。为末,粥糊为丸。治食不消化成积痞闷。

  • 肉疽

    病名。泛指阴疽。《灵枢·利节真邪》:“有此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为脓。无热则为肉疽。”

  • 郎叔廉

    【介绍】:见郎简条。

  • 月经前期

    见静光禅师考定《女科秘要》卷三。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 脾之大络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脉从渊腋穴(胆经)下三寸的大包穴处分出,散布在胸胁部。本脉发生病变,实则浑身尽痛;虚则全身关节松弛无力。

  • 曲焕章

    【生卒】:1878~1938【介绍】:云南江川人。彝族。少时从草药医姚连钧学习,随师遍涉江湖,行医施药,耳濡目染,渐明医道,曾研制成伤科“白药”,疗效甚佳。1925年改名百宝丹,行销日广,为军阀敲榨威

  • 骱失

    病名。即脱臼,详该条。

  • 蟹珠

    病证名。见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即蟹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