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发热

发热

证名。出《素问·气交变大论》。指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发热原因,一般可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常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外感发热多属于实,可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症;内伤多虚,可见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由于发热的类型不同,又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因发热时间不同,有平旦热昼热、日晡发热、夜热等;因发热部位不同,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又有痰积发热食积发热、饮酒发热瘀血发热、病后遗热等。详有关各条。

猜你喜欢

  • 平气

    ①一般指正常的气候。《素问·至真要大论》:“平气何如?歧伯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张隐庵注:“平气,谓无上下之制胜,运气之和平也。”②运气学说术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该年岁运之气

  • 周学霆

    【介绍】:清代医家。湖南邵阳人。以患病求医,得导引术而愈。著有《三指禅》、《医学百论》、《外科便览》等书。

  • 主运

    运气术语。五运分主一年的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它随五季气候变化而传递有次,一般的规律是从木而火,而土,而金,而水,循五行相生之序,始于木而终于水,每运约各主七十三日另五刻。从每年的大寒节起算。

  • 鼻茎

    即鼻柱。详该条。

  • 肺气虚

    出《素问·方盛衰论》。又称肺气不足。多由寒温不适,久咳伤气,悲伤不已,劳逸不当所致。症见咳嗽气短,甚则喘促或呼吸困难,痰多清稀,疲倦,懒言,声低,怕冷,自汗,面色白,舌质淡嫩,脉虚或弱。治疗可用补脾益

  • 正治

    是一般常规的治疗方法,即针对疾病的性质、病机,从正面治疗。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实证用攻法,虚证用补法等。因药性与病性相逆,故又称逆治。《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医门法律》:“逆者正治

  • 鼻须

    即鼻毛。详该条。

  • 风湿头痛

    病证名。指风邪、湿痰所致的头痛。《赤水玄珠·头痛门》:“风湿头痛亦作痰患。”症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腹胀,恶心纳呆,口干少饮,苔腻,脉濡或浮缓。治宜祛风化湿,可用玉壶丸、加减神术散、羌活胜湿汤等方

  • 橡村治验

    参见许氏幼科七种条。

  • 血溃流注疽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其疽大如鸡子,形象犹如紫李,只肿不红,内串经络之间,流注骨节之内,遍身痠疼百节疼痛。”治同无头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