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湿气过甚。《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参见湿气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人迎,见该条。
病证名。即风寒咳嗽。《古今医鉴》卷四:“风寒嗽者,鼻塞,声重,恶风恶寒,或自汗,或无汗者是也。治当以发散行痰,用二陈汤加麻黄、桔梗、杏仁。”参见风寒咳嗽条。
阴分有病,不能维系阳气的正常固守功能,出现阴虚阳浮或阴盛格阳等病变。
小儿指纹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出《脉经》。亦名双生、骈胎。指妇人一次怀二胎。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管仲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赤水玄珠》卷三:“感寒咽闭不能咽。”即喉闭。详该条。
病名。指黑睛上之薄翳。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微翳,混蒙瞳子,人虽不觉,自难耐其昏眊,名曰虚潭呈月,盖其状光滑深沉,似无而实有也。凡一切险恶外障,致目失明者,愈后必有此。”属宿翳,详该条。
溽,湿润。即暑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阴司天……四之气,溽暑至。”参暑湿条。